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生长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所引起的病症。常简称内异症。

异位的子宫内膜多数侵犯盆腔脏器表面和壁腹膜,也可发生于盆腔以外的器官。异位的子宫内膜亦可出现于子宫肌层内,称为子宫腺肌病,过去被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但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与一般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是另一独立的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30~40岁的妇女,主要症状有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和不孕,是常见的妇科疾病。

病因

病因复杂,难以用一种学说完善解释。①经血倒流及内膜种植,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经输卵管逆流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②体腔上皮化生,体腔上皮有分化潜能,受炎症、内分泌等因素激活后可化生为子宫内膜组织。脐部、腹股沟部及其他盆腔以外的内膜异位症可用此解释。③诱导学说,未分化的腹膜组织在内源性生化因素诱导下分化为子宫内膜组织。④免疫调节功能缺陷,不能及时有效清除异位的子宫内膜,且内膜异位症患者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些特点。⑤遗传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病理

最常见的部位为子宫后壁、子宫骶骨韧带、子宫直肠陷凹和卵巢。其次见于覆盖子宫、输卵管、圆韧带、阔韧带、直肠和膀胱的盆腔腹膜,亦见于宫颈、阴道、外阴、直肠阴道隔、乙状结肠、阑尾、剖腹手术瘢痕和脐。其他部位较罕见。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使之纤维化和粘连,病灶呈大小不等的蓝色结节或包块。卵巢表面的病变呈紫褐色斑点及瘢痕性凹陷,实质内的病变周期性出血,积血形成内含巧克力样液体的囊肿,俗称巧克力囊肿。

显微镜下观察,典型病变组织内可见子宫内膜上皮、腺体、间质、纤维素及出血。异位病灶反复出血后,典型的内膜组织结构受到破坏,故常不能见到典型病变,镜下找到少量的内膜间质细胞即可确诊。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月经初潮后开始几年无痛经,以后开始出现症状,重者疼痛从经前持续到经后,为下腹或腰骶部痛,伴有呕吐、虚脱、肛门坠胀、便意、大便困难、腹泻、便血、性交痛或低热等。月经不规则或月经量增多也是其常见症状。约3/4的病人不孕。盆腔外内膜异位症会有相应的症状。

检查所见随病变的部位不同而异。常见子宫后倾后屈粘连。子宫直肠陷凹、宫颈峡部后壁或子宫骶骨韧带上可触及大小不等的触痛结节。阴道后穹隆或宫颈可见蓝色结节。卵巢受累则可触及单侧或双侧粘连性囊性包块。直肠阴道隔病变呈不规则的触痛结节。

诊断

生育年龄女性有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不孕或慢性盆腔痛、深部性交痛,检查发现盆腔内有触痛结节或附件区活动度差的囊性包块,即可初步诊断为内膜异位症。有典型病史和体征者诊断不难,不典型者可借助B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肿瘤标志物CA125、人附睾蛋白4(HE4)测定,腹腔镜检查是确诊盆腔内膜异位症的标准方法。另外,须与慢性盆腔炎、结核性盆腔炎、盆腔恶性肿瘤、直肠癌等鉴别,泌尿系、肠道和肺部的子宫内膜异位须与其他病鉴别。巧克力囊肿易破裂,轻者持续疼痛,重者似急腹症,表现为急性腹痛、内出血和腹膜刺激症状甚至休克,应与异位妊娠、黄体囊肿破裂、卵巢囊肿扭转、阑尾穿孔等鉴别。

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缩减和去除病灶,缓解疼痛,促进生育,减少复发。治疗方式根据年龄、症状轻重、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对生育的要求全面考虑。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尽量用药物或保守手术治疗。对年龄大无生育要求者可行全子宫和附件切除。

1.药物治疗

轻度内异症可采用观察或前列腺素酶抑制剂(如布洛芬等)或口服避孕药。妊娠对疾病有治疗作用,分娩后症状会缓解或消失。假孕疗法即长期连续服用大剂量高效孕激素,抑制排卵,造成类似妊娠的人工闭经,使异位内膜退行性变。假绝经疗法即使用药物如达那唑,抑制排卵及内膜增生,使异位内膜高度萎缩,出现类似于绝经的闭经状态。药物性卵巢切除指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卵巢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出现暂时性闭经。

2.手术治疗

用于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加重,生育功能未恢复或较大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首选腹腔镜手术。分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和根治性手术三种方式。前者切除病灶保留生育功能,但易复发,适于年轻有生育要求者。后者适合45岁以上重症妇女,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适于症状明显,但无生育要求的45岁以下的Ⅲ、Ⅳ期患者,保留至少一侧或部分卵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