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脉络膜发育异常

先天性脉络膜发育异常包括脉络膜缺损(choroidal coloboma)和无脉络膜症(choroideremia)。

脉络膜缺损

眼组织缺损(ocular coloboma)是罕见的先天性以眼组织缺损为特征的疾病,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5‰~22‰。其中,脉络膜缺损的特点是先天性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的部分缺失。发病机制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染色体连锁的基因突变,也有环境因素或不明原因的散发病例。部分伴有全身系统疾病而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综合征。脉络膜缺损分为典型和非典型的脉络膜缺损。典型的脉络膜缺损多双眼发生,位于视盘下方,也有包括视盘在内。缺损区表现为无脉络膜,通过菲薄的视网膜透见白色巩膜,边缘多整齐,有色素沉着,常伴有小眼球、眼睑、虹膜异常、视神经异常、晶状体缺损及黄斑部发育异常等,发病原因与早期胚眼发育过程(第6~7周)中胚裂闭合不全有关。非典型的脉络膜缺损者较多见,多为单眼,可位于眼底任何部位,黄斑区缺损最多见,其他与典型者相似,非典型者可能和胚裂闭合无关。脉络膜缺损的视力与缺损发生部位、范围、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的异常,以及视网膜合并视网膜脱离等因素密切相关,发生在黄斑部、范围大,以及合并其他部位的异常、视网膜脱离者则视力差。脉络膜缺损患者中有40%发生视网膜脱离,占年轻人视网膜脱离的0.5%,可能和脉络膜缺损边缘的裂孔有关,也可能与玻璃体牵拉致缺损外区域视网膜的裂孔有关。本病一般无特殊治疗,激光光凝脉络膜缺损部位的视网膜边缘可能会预防视网膜脱离,发生视网膜脱离者需要手术治疗。

无脉络膜症

无脉络膜症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的隐性遗传疾病,表现为进行性、弥漫性、双侧性脉络膜视网膜营养不良,又称进行性脉络膜萎缩(progressive choroidal atrophy)。无脉络膜症并非出生即没有脉络膜,而是后天进行性脉络膜萎缩消失。发病机制是X染色体q21上的无脉络膜症基因(CHM)的突变所致,男性发病,发病率五万分之一,女性表现为携带者因而无或仅有轻微症状。男性患者的儿子不患病,女儿有50%的概率成为携带者,外孙有25%的概率成为患病者。本病的特点是双眼进行性发病,起病较早,可能出生时已有,自幼夜盲,多在10~20多岁开始视力中度下降,逐渐发展至周边视野丢失,进而向中间发展至管状视野,中心视力可以一直维持到50~70多岁,直至完全失明。多数患者有中度近视,也可以表现为正视或轻度远视。31%的男性患者可伴有后囊下白内障。部分无脉络膜症的患者伴有肥胖、聋、智障等全身表现,这是由于X染色体上出现了包括q21基因的连续的一段基因发生异常。无脉络膜症的患者眼底表现在发病初期类似视网膜色素变性,中期出现逐渐加重的脉络膜及RPE萎缩,向眼底后极部发展,晚期黄斑部呈星状残留区或周边部残留一棕色的脉络膜小岛,但最后脉络膜会完全消失,眼底呈现大片巩膜的白色反光,其上有残留的部分周边大血管,伴有周边部的圆形或不规则的色素斑。虽然脉络膜病变明显,视网膜及视神经常可长时间保持相对正常或轻度的萎缩,晚期视盘萎缩。视网膜电图的改变为儿童期开始的进行性b波下降及潜伏期延长、暗适应下降、视杆细胞反应降低。视网膜电图基线电位明显下降,晚期消失。女性患者尽管眼底可能表现为早期男性患者的典型症状,但视力、视野、暗适应、电生理多为正常,偶有异常。病理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及光感受器层同步萎缩。本病与视网膜色素变性、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高度近视等在眼底表现上不易鉴别,有时需长期随访方可判断。重要的鉴别点是基因检测、遗传模式、更为早发及严重的脉络膜萎缩及全身病史。有家族史者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产前诊断。截至2022年,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伴有严重白内障的可手术;晚期患者可以验配助视镜。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