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

脑生物电活动的检查技术。从头皮上将脑自发生物电位放大记录获得图形,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

尽管高分辨率的解剖和功能影像学在不断的发展,但在癫痫的诊治中始终是其他检测方法不可替代的,是证实癫痫和进行分类的最客观的手段。

头皮EEG监测的种类主要有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及视频脑电图三种类型:
①常规脑电图癫痫样放电随机性很大,一般记录时间为20~40分钟,难以捕捉到癫痫样放电,所以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②动态脑电图监测(ambulatory EEG monitoring; AEEG),通常可连续记录24小时。又称便携式脑电图监测。由于没有录像,所以适用于发作频率低、短程脑电图不易捕捉;或癫痫发作已控制,准备减停抗癫痫药物或完全减停药物后复查脑电图(监测时间长且不需要剥夺睡眠)。
③视频脑电图监测(video-eeg; VEEG)是在脑电图设备基础上增加了同步视频,监测时间根据设备条件和病情需要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是诊断癫痫最可靠的方法。EEG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EEG监测类型,对EEG数据精确判读,不夸大也不低估EEG在癫痫中的作用,第一次无热癫痫发作后尽早行EEG监测以对临床指导,根据EEG变化评判疗效及指导抗癫痫药的减停。

电极安放的原则是尽可能记录到异常电位,常用单极和双极法:
①单极导联法:将头皮上的作用电极与参考电极(常用耳垂)相连,该方法描记的脑电波幅高,对脑深部病变显示较好;
②双极导联法:将头皮上的任意两个作用电极相连,定位较为准确,对皮层表面的病变显示较好。特殊电极包括:蝶骨电极(对颞叶癫痫定位有很大价值)、鼻咽电极(有助于诊断中线结构深部病灶)、深部电极(了解脑深部杏仁核、海马、丘脑腹外侧核等深部脑细胞核团的电极靶点定位)。

诱发试验可以诱发异常脑电活动,包括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睡眠等。

正常成人脑电图

①α波:频率为8~12赫兹,波幅为20~100微伏,主要分布在枕部和顶部,清醒、安静和闭眼放松状态下;
②β波:频率为13~25赫兹,波幅为5~20微伏,主要分布在额叶和颞叶;
③θ波:频率在8赫兹以下的波均为慢波,部分正常人大脑半球前部可见少量4~7赫兹的;
④δ波:频率在4赫兹以下,清醒状态下的正常人几乎没有该节律波,但入睡可出现,而且由浅入深逐渐增多。

常见的异常脑电图

弥漫性慢波
最常见的异常表现,无特异性。见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弥漫性脑病、缺氧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及脱髓鞘脑病等。

局灶性慢波
局部脑实质功能障碍所致。见于局灶性癫痫、脑脓肿、局灶性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等。

三相波
通常为中至高波幅、频率为1.3~2.6赫兹的负-正-负或正-负-正波。主要见于脑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中毒代谢性脑病。

癫痫样放电
包括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多棘波、尖慢波综合及多棘慢波综合等。

弥漫性、周期性尖波(generalized periodic sharp waves)
通常指在弥漫性慢活动的基础上出现周期性尖波,可见于脑缺氧和克雅病(Creutzfeld-Jakob disease; CJD)。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