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引起的脑膜和脑实质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颅内占位的临床表现。预后不良,死亡率高。
流行病学
病原菌主要是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主要有两个变种:新生变种和格特变种。新生变种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艾滋病患者伴发隐球菌感染的最主要病原菌;格特变种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也可发生。隐球菌容易在干燥、碱性和富含氮类物质的土壤中繁殖,鸽子和其他鸟类的粪便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鸽子饲养者新型隐球菌的感染率是一般人群的几倍。可能的感染途径有:
①吸入空气中的隐球菌孢子,孢子经肺到脑部,此途径是主要感染途径;
②创伤性皮肤接种;
③食用带菌食物,隐球菌经肠道播散全身。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感染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脑膜炎型、脑膜脑炎型、肉芽肿型和囊肿型。
脑膜炎型
最常见,病程可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主要表现为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部分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头晕、咽痛、鼻塞、食欲下降、乏力等不适,症状常逐渐加重,一般治疗效果差;
②头痛:多数患者头痛由轻到重,少数开始即头痛剧烈,常伴恶心和呕吐。多从两侧颞部开始,继而前额和枕部,也可出现偏头痛。通常为胀痛伴头顶压迫感,也可为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开始多为间歇性发作,每次几分钟,每日数次至十余次,频次可逐渐增加,可加重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少数患者可由较强的光、声刺激下诱发疼痛发作。常伴随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③恶心、呕吐:80%~90%的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多于头痛1~2周后出现,也可同时发生。严重时食后即吐,不能进食水;
④发热:50%~70%的患者出现不规则发热,通常开始为低热,少数患者也可为高热。体温持续高于40℃提示预后极差,常为死亡先兆。抗真菌药物也可出现暂时高热反应,停药后消失;
⑤脑膜刺激征和锥体束征:病程晚期可出现颈项强直、克尼格征(Kernig sign)、奥本海姆征(Oppenheim sign)和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多数为弱阳性;
⑥眼部症状:可出现弱视、复视、斜视、怕光、眼球震颤、眼球外展受限、瞳孔大小不等、视网膜炎、视乳头水肿、眼底静脉怒张、灰白色渗出及出血等,甚至视神经萎缩致完全失明;
⑦精神症状:40%以上的患者出现抑郁、淡漠、易激动、喊叫、谵妄或意识模糊等精神症状;
⑧大汗:部分患者出现多汗,常以下午或晚间为重,与体温升高无明显关系,通常发生在晚期严重病例;
⑨其他:部分患者脑神经受累,累及第Ⅶ对脑神经出现中枢性面瘫、第Ⅷ对脑神经出现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第Ⅻ对脑神经可发生舌下神经瘫。
脑膜炎型患者常伴有肺、皮肤、骨骼、肾等器官的损害,少数病例可侵犯肝脏,引起黄疸及肝功能障碍。急性脑膜炎患者常起病急骤,若治疗不及时常在3周内死亡。亚急性脑膜炎患者开始常表现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以后逐渐加重,1~2个月才出现典型的脑膜炎症状。慢性脑膜炎患者症状时轻时重,病程可迁延数年,呈慢性消耗状态。
脑膜脑炎型
除脑膜受累外,还存在脑实质受累,包括大脑、小脑、脑桥或延髓,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或局限性癫痫发作等。
肉芽肿型
较少见,是新型隐球菌侵犯脑实质后形成的一种炎症肉芽肿性病变,好发于大脑、小脑和延髓。临床表现与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是否合并脑膜损害有关。位于脑实质内的肉芽肿临床表现类似脑瘤,脑脊液压力常增高,细胞数轻度增多,涂片墨汁染色和真菌培养可发现隐球菌,但阳性率低。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造影、脑室造影、脑超声检查等,均可能发现占位性病变,术前常难于确诊。开颅探查术可见似鱼肉样的肉芽肿占位表现,病理检查发现隐球菌可确诊。
囊肿型
隐球菌刺激脑膜形成囊肿所致,临床表现类似颅内占位,如头晕、头痛、耳鸣、听力下降、呕吐、走路不稳和偏瘫等。颈内动脉造影可出现颅内占位性病变,开颅手术可见蛛网膜明显增厚,蛛网膜腔内单个或多个囊肿形成。病理检查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并有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细胞浸润,并可见少量异物巨细胞。囊肿内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带宽阔荚膜的新型隐球菌菌体。
辅助检查
脑脊液(CSF)
脑脊液常为澄清,含大量隐球菌时浑浊黏稠。压力正常或增高(大于200毫米水柱)。白细胞数增多,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在早期变化不明显,中后期可明显降低;蛋白含量于病程中后期增高。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检出带有荚膜的新型隐球菌可确诊。脑脊液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可协助诊断和预后判断。
头颅CT和MRI
可能发现脑膜强化、脑实质病灶等颅内病变,胸片和胸部CT可能发现类结核样、炎症改变或占位表现等肺内病灶。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全身免疫缺陷性疾病史,慢性隐袭性病程,脑膜炎症状和体征。确诊依靠脑脊液墨汁染色或培养检出隐球菌。临床表现类似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病原体检查可鉴别。
治疗
抗真菌治疗
推荐联合序贯抗真菌治疗。诱导期采用两性霉素B(0.7~1)毫克/千克/天与5-氟胞嘧啶100毫克/千克/天联合治疗2周,后予氟康唑400毫克/天巩固治疗至少8周,然后氟康唑减量为200毫克/天维持治疗。脑脊液新型隐球菌转阴后,仍应维持治疗3~4个月,以防复发。
治疗期间注意严密监测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毒副作用应减量或暂时停药。
对症和支持治疗
脱水和降颅压治疗预防脑疝。必要时侧脑室穿刺引流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预防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预后
未治疗者常在数月内死亡,平均病程6个月。发病后3个月内死亡率在经济发达地区约为9%,低中收入地区约为5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70%。存活者常见并发症和后遗症,病程迁延,可在数年内反复缓解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