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殖性疾病

骨髓高度增生,外周血细胞计数增加的一系列疾病。简称MPD。

1951年,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巨核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包括迪·纪尧姆(Di Guglielmo)综合征]被归类为MPD,这组疾病的共同特征是骨髓高度增生,外周血细胞有1系或多系血细胞计数增高。1960年,研究人员在CML患者发现了疾病特征性Ph染色体。1973年,报道Ph染色体为t(9;22)(q34.1;q11.2)易位。1985年,研究人员发现该染色体易位导致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20世纪90年代初,络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问世,在2002年经临床试验证实为CML高效特异靶向治疗药物。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案(WHO 2001)中,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CML、PV、ET、IMF、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和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和MPD,不能分类。2005年,发现了PV、ET和IMF的共同致病基因JAK2 V617F,约95%的PV、50%~60%的ET和IMF存在JAK2 V617。2007年,骨髓纤维化研究和治疗国际工作组(IWG-MRT)达成的术语共识推荐使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取代原来的IMF。WHO 2008将MPD更名为MPN,用“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取代了“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和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并将肥大细胞增多症也归于MPN。

经典型MPN包括Ph(+)CML和Ph(-)的PV、ET和PMF。由于MPN的发病分子机制已得到初步阐释,MPN的诊断也由此前的临床-病理诊断模式过渡到了临床-病理-分子诊断模式,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已是Ph(+)CML患者的首选治疗,JAK抑制剂芦可替尼也使PMF患者的总体生存得以显著改善。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