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肉芽肿

以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细胞的浸润为特征的良性病变。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组织细胞增多症,通常局限于骨骼。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青少年多见,男女比例为2∶1,该疾病无遗传性。

分类

按照病变累及范围程度分为孤立性和多灶性,且多表现为孤立性骨损伤。

病因

该病病因未知。可能与创伤,遗传模式,代谢功能障碍、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机制相关。

病理

大体标本肉眼见一颜色灰红或褐色的肉芽状、胶质状软组织病灶。光镜下可见朗格汉斯(Langerhans)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不同比例的混合,其间掺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是来源于骨髓的树突状细胞群,是免疫反应中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其胞内高度特异性的伯贝克颗粒。病灶中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或出血。多核巨细胞亦常可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1抗原,S-100蛋白,腺苷三磷酸(ATP)酶,α-D-甘露糖苷酶和花生植物血凝素阳性。

临床表现

孤立性嗜酸性肉芽肿大多为骨损伤,病变好发于颅骨、股骨、肋骨、下颌骨、盆骨和脊柱。颅骨受累可见骨突出及畸形,甚至伴有中耳炎。下颌骨受累可出现牙龈肿胀、溃疡、颌骨肿大、疼痛及牙松动。脊椎受累可引起脊髓压迫和神经症状。骨盆或下肢受累可发生跛行。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全身症状少见。多灶性嗜酸性肉芽肿可累及皮肤、肺、淋巴结、外阴、牙龈、泌尿道、软组织等部位,皮肤病变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小结节或丘疹性皮损。肺部受累常有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自发性气胸。其他的常见症状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X线表现

为孤立界限分明的溶骨性改变,因发病部位而异。长骨病变通常从髓腔向周围扩展,伴骨膜反应。脊柱病变可见椎体被压缩或塌陷,椎间盘完好。颅骨病变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骨缺损,边界清晰。肺部X射线显示弥漫性、间质性、小结节性浸润伴小枣状或蜂窝状阴影,数月后可自然消退,遗留不同程度纤维化。

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灶穿刺病理活检可诊断。实验室检查无特征性。

治疗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采用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或化疗药物等不同方法。单发性病灶可行刮除植骨术,肋骨的病变可行手术切除,对不适宜手术治疗或术后易复发的病例,可行局部放疗。有文献报道,类固醇注射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存在争议。对于多系统疾病,除手术和局部放射治疗外,可能需要化疗,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6-巯基嘌呤及甲氨蝶呤可单独或结合可的松使用。本病亦可见自发缓解的报道。

预后

单个病灶大多为良性,大多数能痊愈。多发病灶有的良性,有的较严重,治疗后仍可有新病灶出现,预后较差。该病不良预后因素是多器官累及和器官功能障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