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由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凝血障碍。维生素K摄入减少、吸收不良及肝脏合成障碍,以及双香豆素类拮抗维生素K的抗凝剂,引起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调节蛋白,包括凝血酶原(因子Ⅱ)和因子Ⅶ、Ⅸ、Ⅹ,以及蛋白C(PC)和蛋白S(PS)的缺乏,导致凝血障碍而出血。

病因

维生素K的食物来源丰富,肠道正常菌丛亦可提供,人体的需要量很少,因此维生素K缺乏较少见。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体内储存维生素K水平低,肠道正常菌丛尚未建立,容易发生缺乏症;成年人长期腹泻或出现阻塞性黄疸时,胆汁酸盐不足,维生素K的吸收降低;肝病患者或其他原因引起肝功能损害时,对维生素K的利用降低,均可发生缺乏症而出血。服用双香豆素之类的抗凝血药物(维生素K的拮抗剂),也能造成维生素K缺乏,凝血时间延长。

发病机制

维生素K是肝细胞微粒体羧化酶的辅酶,传递羧基使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和蛋白前体分子氨基端的谷氨酸残基羧基化,形成γ-羧基谷氨酸,才能和Ca2+结合从而发挥凝血作用。在维生素K缺乏情况下,肝内合成的依赖维生素K蛋白即可成为脱羧基化的凝血因子和蛋白C及蛋白S,是一些缺乏凝血生物活性和抗凝作用的异常蛋白,但它们仍存在抗原性。

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常有鼻衄及牙龈出血。创口、溃疡面和手术部位渗血。此外,也可以出现自发性出血,如皮下出血,或在受压处如背部、臀部、大腿以及撞击或穿刺部位,发生青紫或血肿,有时有血痰、黑便等。患肛痔者常流血不止。大量失血或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诊断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可确诊。应注意鉴别凝血酶原、因子Ⅶ、因子Ⅸ、因子Ⅹ的缺乏,凝血酶原时间纠正试验可与其他凝血因子缺乏鉴别。

治疗

补充维生素K,避免或减少服用抗凝剂。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