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危重病患者集中收住在危重症病房,运用各种先进的诊断、治疗、监护及检测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连续的、动态的观察;提供系统、高质量的脏器功能支持;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治疗和护理,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的措施。
危重症监护的理念起源于护理鼻祖F.南丁格尔的时代。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前线的英国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使死亡率降至2%。当时,南丁格尔将伤势严重的伤员安置在一起,以便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迅速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服务,对挽救伤员的生命起到了积极作用。20世纪30年代,随着重症监护概念的兴起,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注]附属医院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为脑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提供密切的观察与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50年代,由于脊髓灰质炎流行,患者面临呼吸衰竭的危急情况,早期呼吸衰竭的患者依赖简单的负压呼吸机“铁肺(iron lung)”进行辅助呼吸治疗,当时建立了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使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大大下降。1960年,麻醉后恢复室的建立,为重大手术患者实施连续、动态的病情监测和护理创造了条件,并初步建立了重症监护的基本概念,为危重症监护的建设提供了所需仪器和设备的初步构想。
此后,各大医院开始建立类似的监护单元。美国巴尔的摩医院麻醉科医生P.萨法尔[注]也建立了一个专业性的监护单位,并正式命名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到20世纪60年代末,大部分美国医院至少有一个ICU。随着疾病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既往无法治疗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使得危重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促进了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医院内的重症监护床位也从早期的个位数扩充到90年代的两位数。随着危重症医学的发展,许多大医院建立了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