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
病原学
蛔虫成虫外形如蚯蚓,故又称似蚓蛔线虫。属于线虫纲蛔形目蛔虫科蛔线虫属。为体型最大的人体肠道线虫。成虫呈乳白或粉红色,体表有细横纹。雌虫较粗大,长20~35厘米,宽0.5~0.6厘米;雄虫稍细小,长15~30厘米,宽0.2~0.4厘米。每条雌虫每天产卵约20万个。受精卵呈卵圆形,长75微米,宽50微米,有一层厚而透明的卵壳,外有一层蛋白质膜,常被胆汁染成棕黄色,内含未发育的胚细胞及粗卵磷脂颗粒。未受精卵则较细长,蛋白膜与卵壳均较薄,内含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受精卵随寄主粪便排出体外,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和温度适宜(22~30℃)的条件下,经16~20天发育成含有幼虫的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人食入后,幼虫在小肠内脱壳而出,穿过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经门静脉、肝脏、心脏到达肺脏。幼虫在肺内发育并蜕皮两次,再经支气管、气管而达会厌部,被寄主吞入食管,经胃抵达小肠,发育成熟,以寄主小肠内半消化的内容物为食。自吞食感染性虫卵至成虫发育成熟产卵,约需2个月,成虫寿命约为1年。
蛔虫卵内幼虫的能量代谢方式与成虫大不相同。虫卵内幼虫的能量来源包括糖和脂类,代谢过程是需氧性的。成虫主要寄生于肠道,其能量主要来源为糖,通过无氧酵解过程获得。但蛔虫的丙酮酸激酶活性低,糖分解到磷酸烯醇丙酮酸(PEP)后,在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基激酶的作用下,PEP固定肠中二氧化碳,形成草酰乙酸,并沿逆行三羧酸循环途径形成苹果酸→延胡索酸→琥珀酸,在此过程中生成磷酸三腺苷(ATP),其代谢终末产物是丙酸和脂肪酸。有些驱蛔虫药的作用在于抑制蛔虫的能量产生,例如左旋咪唑能抑制蛔虫肌肉中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阻断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的过程,从而减少了能量的产生,使蛔虫肌肉麻痹,失去活动能力而随寄主粪便排出体外。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因感染程度及寄生部位而异。患者可有脐周隐痛、食欲不振、善饥、腹泻、便秘等症状,儿童可有流涎、磨牙等。当寄生环境发生变化如高热时,蛔虫在肠腔内扭结成团,产生蛔虫性肠梗阻,若发展成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或肠套叠,则需手术治疗。有时蛔虫也钻入其他带孔的脏器,引起胆道蛔虫症、胰管蛔虫症(引起急性胰腺炎),阑尾蛔虫症多见于幼儿。幼虫到达肺脏时,患者可有咳嗽、哮喘、痰带血丝等症状。在儿童感染者中蛔虫的代谢产物常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头痛等,驱虫后可以消失。
诊断
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及在粪便中检出虫卵;异位蛔虫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征及吐虫史。
治疗
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等驱虫有效,与左旋咪唑合用可避免发生蛔虫游走现象。预防措施包括开展卫生教育、讲究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加强粪便管理、开展大面积普查普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