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毒性聋

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入耳感音神经系统的损害所导致的耳聋。

发生原理

是听力残疾甚至聋哑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和其他学物质损害内耳(耳蜗、前庭或两者俱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特性被称为耳毒性。内耳由耳蜗和前庭构成。耳蜗柯蒂氏器(Corti’s Organ)的毛细胞和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即神经细胞)能将外界声音刺激转化为大脑可接收的神经信号,并将其向大脑听觉中枢传递,使之产生可感知到的听觉。前庭内的毛细胞和神经元则可将机体的体位变化转化为神经信号,上传至大脑的前庭中枢,产生可感知的位置觉,参与维持机体的平衡。内耳在形成听觉和平衡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类似于麦克风的“换能器”的作用。耳毒性物质通过干扰耳蜗正常的生理功能或破坏耳蜗毛细胞或/和神经元而损害机体的听力。

常见的耳毒性物质

绝大多数耳毒性聋是人们为治疗某种疾病而使用耳毒性药物所致,此时又称为“药物性耳聋”(见药物中毒性聋)。极少数是由于摄入某种有害化学物质所引起。比较常见的可导致耳毒性聋的药物(见“药物中毒性聋”)主要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紫苏霉素、妥布霉素等),其次有抗肿瘤药物、利尿剂、水杨酸类药物、其他抗生素(如红霉素、氯霉素、多黏菌素等)和抗疟疾药物(如氯奎、奎宁)。此外,二甲亚砜中毒、酒精中毒、烟草中毒,磷、苯、砷、铅、锰、一氧化碳中毒等也有引起耳毒性聋的报道。

一部分耳毒性物质(如阿司匹林)仅对耳蜗的生理功能产生一过性的干扰,其耳毒性是可逆的。大多数耳毒性物质可导致耳蜗毛细胞或/和神经元死亡。由于这两种细胞死亡后不能再生,所以多数耳毒性聋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治疗效果不佳。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