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囊肿

原发于上颌窦内或原发于牙或牙根并向上颌窦腔内发展的囊性肿物。上颌窦囊肿包括上颌窦黏液囊肿、上颌窦黏膜囊肿和上颌窦牙源性囊肿。

上颌窦黏液囊肿

由于上颌窦自然开口完全堵塞导致窦腔引流受阻、窦内分泌物潴留形成。如合并感染可形成脓囊肿,囊液为脓性。囊肿缓慢增大,可压迫窦腔骨壁,致骨质吸收破坏。早期囊肿较小和局限在窦腔内时可无明显症状,随着囊肿不断增大,破坏窦壁骨质而超越窦腔范围以外,则根据其累及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压迫鼻腔外侧壁致鼻腔狭窄时出现鼻塞等症状,破坏上颌窦前壁骨质时可出现面颊部隆起,破坏上颌窦顶壁骨质时囊肿可侵犯眶内出现眼球移位、流泪、复试、视力减退或失明等,破坏上颌窦后外侧骨壁可侵犯翼腭窝导致张口困难、面部麻木、胀痛等。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囊肿周围骨质吸收破坏,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常提示黏液囊肿。手术是本病唯一治疗方法,经鼻内镜下手术开放囊肿,建立鼻窦与鼻腔永久性引流通道,以防止复发。

上颌窦黏膜囊肿

由于窦腔黏膜内浆液腺或黏液腺管阻塞,腺腔内分泌物潴留并逐渐增多,在黏膜下逐渐扩张形成囊肿。多位于单侧上颌窦,生长非常缓慢,可伴随终生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常于鼻窦影像学检查时意外发现。囊肿生长到一定程度可自行破溃,黄色囊液可经窦口流到鼻腔。如合并感染,可有面颊部压迫感或疼痛感,或同侧上列牙痛。如囊肿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不作处理仅观察。对于较大的、有明显症状的可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

由于上列牙发育障碍或病变,突入上颌窦腔内形成的囊肿,包括含牙囊肿和牙根囊肿,以牙根囊肿最常见。囊肿增大破坏骨质可出现面颊部和唇龈部隆起,表面光滑,触之如乒乓球感或破鸡蛋壳感。含牙囊肿采取上颌窦根治手术切除囊肿及病变牙齿,保留上颌窦正常黏膜,牙根囊肿采取上颌窦根治术切除囊肿,如病变牙齿稳固可行根尖切除或根管治疗,否则需同时拔出病变牙齿。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