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的现象。又称无尿。尿闭可分为肾前性(功能性肾衰竭)、肾源性(器质性肾衰竭)及肾后性(梗阻性肾衰竭)无尿。
病因
肾前性无尿:肾前性因素主要通过减少肾血流量及降低有效滤过压影响尿量。
①血容量不足。如各种原因的大出血、严重脱水、重度低蛋白血症、肝硬化及肾病综合征等。
②心血管疾病。如休克、心力衰竭、心包压塞、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
③肾血管病变。肾动脉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肾动脉、肾动脉血栓形成、高血压危象等原因引起的持续肾动脉痉挛等。
肾源性无尿:肾实质性损害主要通过降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减少肾小球总滤过面积以及损害肾小管的结构功能等,导致少尿或无尿。
①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Goodpasture综合征、狼疮性肾炎、韦格纳肉芽肿、急进性高血压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②肾小管-间质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坏死性肾乳头炎、急性高尿酸血症及败血症等。
③肾血管病变。如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及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④其他。如肾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等。
肾后性无尿:尿液生成正常,但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排泄的过程受阻。
①输尿管梗阻。肾盂或输尿管内机械性梗阻(如结石、肿瘤、血凝块、脓块、乳糜块)或慢性感染(如结核)后粘连、堵塞输尿管,肾下垂或游走肾所致肾扭转、输尿管损伤、水肿、瘢痕或输尿管外压迫、纤维增生所引起的输尿管受压迫、牵拉等,均可导致输尿管狭窄或阻塞。
②尿道梗阻。膀胱、尿道结石堵塞,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肿瘤,膀胱尿道及其临近组织肿瘤,膀胱破裂,尿道断裂,神经膀胱等。
临床表现
无尿患者根据不同原发性疾病,可伴有不同的症状。伴有心慌、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常伴有心功能不全。肾动脉血栓或栓塞形成引起者,常伴有肾绞痛。肾脏或输尿管结石引起者,常有腰痛、血尿,腰痛可向下腰部或会阴部放射。膀胱或尿道结石引起者可出现尿痛、血尿、尿中断、尿流分叉、排尿困难等症状。由急性肾盂肾炎导致者常有发热、腰痛、尿频、尿急。肾病综合征引起者常伴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等。急性肾炎或急进性肾炎引起者,常有高血压、血尿、水肿、蛋白尿。肝肾综合征者伴有皮肤黄染、蜘蛛痣、腹水、乏力、食欲缺乏等。Goodpasture综合征引起者,除少尿或无尿症状外,可伴有反复咯血症状。由前列腺增生肥大引起的少尿甚至无尿者,常有尿频、排尿困难。由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少尿或无尿,之后常出现明显的多尿。
诊断
主要根据患者无尿出现的时间、具体尿量(必要时收集24小时尿量)、尿的颜色等确定无尿的诊断。问诊时注意询问其他症状,如排尿时是否伴有尿痛、尿频、尿急、尿流中断或排尿困难等;发病前有无使用过肾毒性药物、化学药品或食用过生鱼胆、毒蕈等食物;发病前有无大出血、休克、心力衰竭、肾区绞痛、高热等病史;发病前有无呼吸道感染或咽峡炎病史,有无慢性肾炎、泌尿系结石以及前列腺肥大病史;是否去过流行性出血热或钩端螺旋体疫区等。这些症状可辅助对原发疾病的诊断。
治疗
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
预后
主要为针对原发疾病的预防。完全梗阻36小时内解除梗阻,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可望全部恢复;若超过6周者则很难恢复。因此,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治疗应及时解除梗阻,有效防治感染,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