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质骨的溶骨性交界性肿瘤。
病因
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巨细胞瘤及恶性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多见于20~40岁年轻成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可发生在骨骼的任何部位,但通常出现在长骨骨端,并延伸至骨骺,最常见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局部肿胀并常伴有关节活动受限,与肿瘤进展相关。少数病人(5%~10%)以突发剧痛为首发表现,可伴有病理性骨折。
诊断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检查中,X线检查是最具诊断价值的影像学手段。肿瘤呈骨端偏心性、膨胀的溶骨性破坏,并且不伴有骨膜反应,典型表现为肥皂泡样改变。骨巨细胞瘤可延伸至软骨下,有时甚至可以侵犯关节,部分患者可见病理性骨折。
治疗
属G0-T0M0-1者,可采用局部切除术并灭活处理,之后植入骨组织或骨水泥等材料,但复发率较高。对于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患者,应针对病灶部位行病灶切除、节段性切除或行假体植入术。属G1-2T1-2M0者,应采取根治性切除手术。尚无确切有效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化疗药物。对于骨巨细胞瘤发生于较难采取手术治疗部位的患者,可采用放射性疗法,但放疗与骨巨细胞瘤恶变具有一定相关性,应长期随诊,注意是否有局部复发,恶性变或者肺部转移。近些年来,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特异性的拮抗剂狄诺塞麦被用于难以手术切除或多次复发转移的骨巨细胞瘤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