臁疮

发生于小腿下部的慢性皮肤溃疡。俗称老烂脚、裙边疮、裤口疮。臁疮病名首见于宋代《疮疡经验全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臁疮常分内外廉……此证生在两胫内外廉骨,外廉属足三阳经,湿热结聚,早治易于见效;内廉属足三阴,有湿,兼血分虚热而成,更兼廉骨皮肉浅薄,难得见效,极其缠绵。”其临床特点是多有下肢静脉曲张及外伤史,多发于小腿下1/3处,溃疡经久难愈,或愈后每因损伤而复发。多发于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担负重物并伴有下肢静脉曲张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下肢溃疡。

临床表现

本病多生于久立、久行、久坐及负重工作者,好发于小腿部,内侧多于外侧,多有下肢静脉曲张史,多因外伤而诱发或加剧。

早期初起先痒后痛,或痛痒相兼,焮红漫肿,继则溃破或糜烂、滋水淋漓,形成溃疡,溃疡多表浅。部分患者因染毒而局部疮面迅速扩展,上覆腐肉、脓水臭秽、疮周红肿灼热,或并发下肢丹毒或发。后期日久不愈,溃疡疮口凹陷、边缘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暗红或灰黄,疮周皮肤灰黑僵硬,可伴有湿疮、色素沉着、下肢肿胀,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索,红肿作热、压痛明显。溃疡经久不敛,疮面损及血管,可引起急性出血。偶有极少数溃疡可出现骨膜反应,甚至骨质破坏;或疮面呈菜花状,可能发生癌变。疮口难愈,愈后易溃,反复发作。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先天禀赋素虚、脾胃不足、中气下陷,致使筋脉弛缓薄弱,加之后天失养,或久行、久立、久坐,或久负重物,劳倦伤气,或素患筋瘤,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肌肤失养,瘀久化火,加之气虚津液不化,或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湿性下趋、湿热瘀阻,复因局部损伤(皮肤搔抓、碰伤、虫咬、烫伤、湿疹等)染毒,湿热蕴结于下,热盛肉腐而成。《医宗说约》卷六:“臁疮,红者多热,肿者多湿,痒者多风,痛者多实,早宽而暮肿者属气虚下陷。”

辨证论治

治疗以分期辨证、内外合治、促进疮面愈合为主。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向愈,预后较好。明代《外科启玄》指出:臁疮生于小腿内侧,属足厥阴肝经,不易愈合;而生于外侧,属足阳明胃经,可治。若溃疡损骨或发生癌变的患者,预后较差。

常见证型:
①湿热毒蕴证。症见局部痒痛兼作,疮面腐肉较多、脓水浸淫,或秽臭难闻、疮周皮肤漫肿灼热,恶寒发热、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治宜清热利湿、和营解毒,方用三妙丸、五神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②湿热瘀阻证。症见局部破溃、疮面腐肉未脱、脓水淋漓,或局部湿疮、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瘙痒,伴发热、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腻,脉数。治宜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方用三妙丸、萆薢渗湿汤加减。
③气虚血瘀证。症见局部腐肉已净、起白色厚边,疮面肉色淡白或紫暗不鲜,新肌难生或不生,四周肤色暗黑、板滞木硬,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细。治宜益气活血、祛瘀生新,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外治法:疮面腐肉未脱,用八二丹、九一丹掺布疮面,外用红油膏盖贴。若疮周红肿灼热明显,用金黄膏盖贴;疮周湿疮者,用青黛膏盖贴;疮面渗出多者,外用青黛散、三石散,或中药溶液湿敷。疮面肉芽始长,外用生肌散,白玉膏、红油膏薄贴。

其他疗法:
①缠缚疗法。溃疡创面用药外敷后,用阔绷带缠缚患处和整个小腿,隔1~2天换药1次;也可用绑腿带或医用弹力护腿绑缚整个小腿。
②胶布包扎法。将胶布剪成1~2厘米宽,长为小腿周径一圈半的胶布若干条,将布条包扎在小腿,自溃疡面上缘2~3厘米处开始,呈叠瓦状封盖疮面,直到超过溃疡面下缘2~3厘米处为止。分泌物少的,每周更换1次;如分泌物多,则3天左右换1次。本法不适用于伴有湿疹或对胶布过敏的患者。
③艾灸疗法,适用于溃疡后期,腐肉尽,新肌未生之际。用艾条或温灸药料放在姜片或蒜片上,点燃后,置于疮面下方3~5厘米处,使其烟对准患处,至疮面局部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疮面红肿明显、有继发感染者,不宜采用灸法。
④若合并急性出血,应抬高患肢,外掺桃花散,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如出血不止,宜缝扎止血。
⑤并发下肢丹毒或发,按丹毒或发治疗。感染严重者,可短期选用敏感抗生素。
⑥根据病情选用高压氧舱、微波、激光疗法、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红光治疗技术、冲击波治疗技术、溃疡周围经皮环形缝扎术、植皮术、功能性敷料、循环驱动治疗等治疗。

预防与调护

宜抬高患肢,避免或减少长时间的行走、站立及端坐。臁疮大多位于小腿下部,该部位皮肉较薄,忌用强烈的腐蚀药,以免损伤筋骨。疮口愈合后,常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保护。及时治疗皮肤破损和感染,避免局部皮肤搔抓或外伤。继发于下肢静脉曲张者,积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