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和局部神经异常所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部组织破坏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常见而又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的脱疽范畴。
隋代《诸病源候论·痈疽病诸候·疽候》:“少苦消渴,年至四十以上,多发痈疽。所以然者,体虚热而荣际痞涩故也。”宋代窦汉卿《窦氏外科全书·附甲背发说》:“甲背发,此症由消渴之症发于手足指,名曰脱疽,其状赤紫者死,不赤者可治。”朱震亨《丹溪心法》:“脱疽生于足指之间,手指生者同或有之,盖手足十指乃脏腑枝干,未发疽之先烦躁发热颇类消渴,日久乃发此患。”此时对消渴引起的脱疽有了初步的认识。
临床表现
本病大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糖尿病病史在5~10年以上,发病缓慢,逐渐加重。常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病史。坏疽以下肢多见,上肢少见;常双侧发病,一侧较重。初起患肢苍白、发凉、怕冷、麻木、针刺感、烧灼等感觉异常,继则疼痛,出现间隙性跛行;后跛行距离和时间越来越短,出现静息痛;再进一步发展,肢端出现青紫斑片,疼痛更剧烈,出现坏疽,多呈湿性坏疽,发展迅速,范围较大。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不足、肝肾之气渐衰,加上素体消渴阴虚、水亏火炽、火毒炽盛、热灼营血、瘀血阻滞,再加上消渴之人多喜膏粱厚味,而致湿浊内生、湿性滞下、湿热互结,复因感受外邪及外伤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失常、络脉瘀阻、四肢失养、瘀久化火蕴毒,热毒灼烁脉肉、筋骨而为溃疡、坏疽。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本病宜分期辨证、内外结合、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截肢率。
证型分类
血脉瘀阻证:多见于局部缺血期及营养障碍期。症见患肢发凉、怕冷、疼痛,肢端皮肤暗红或青紫、有紫斑,舌淡质红边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涩。治宜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补阳还五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湿热毒盛证:多见于急性感染期。症见局部破溃湿烂、肉色不鲜、脓液大量稀薄棕褐色、气味腥秽恶臭,或混有气泡、局部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发展迅速、坏疽溃疡蔓延至足部或小腿,或见多个穿通性窦道,伴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暗红或红绛、舌苔黄腻或光薄少苔,脉弦数或滑数。治宜凉血清热解毒、和营利湿消肿,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四妙丸或四妙勇安汤加减。
湿热瘀阻证:多见于好转缓解期。症见局部红肿消退,坏疽溃疡蔓延趋势已控制,脓液减少、臭秽之气渐消、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渐趋清楚,疼痛缓解,发热已退,舌苔薄白或腻,脉细数或弦。治宜清热利湿、和营托毒,方用三妙丸、萆薢渗湿汤加减。
热毒伤阴证:多见于干性坏疽。症见趾(指)多呈干性坏疽、干枯焦黑、溃破腐烂、疼痛,伴有发热、口渴、便秘、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细数或弦细数。治宜和营活血、养阴清热解毒,方用顾步汤或四妙勇安汤和增液汤加减。
气虚血瘀证:多见于修复愈合期及血运重建术后。症见局部破溃、腐肉已尽、脓液清稀、疮面经久不敛、肉芽暗红、色淡不鲜、上皮生长缓慢、疼痛较轻,气血两虚者伴神疲乏力、胃纳减退、心悸气短、畏寒自汗,舌淡红、苔白润,脉沉细等;气阴两虚者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胃纳减退、心悸气短、畏寒自汗,舌质淡胖或暗红、舌苔薄腻,脉虚细。治宜益气活血、托里生肌,方用补阳还五汤、六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加减。
外治法
未溃期:可选用冲和膏、红灵丹油膏外敷;或用化瘀通络中药煎剂湿敷或足浴。
已溃期:祛腐阶段若局部疮周红肿灼热明显,外用金黄膏,若局部疮周红肿灼热不甚或疮口周围发湿疹者,外用青黛膏;若局部皮肤发凉、瘀暗,外用冲和膏。疮面牢固,覆盖较多黑色、干性坏死组织或焦痂者,宜选用油膏厚敷,后再用蚕食疗法清除。腐肉未脱,选用八二丹、九一丹掺布疮面,外用油膏提脓祛腐。生肌阶段,腐肉已脱、脓水将尽者,外掺生肌散,外用白玉膏、红油膏;创面干性者,外用油膏或油性制剂。
预防与调护
控制饮食,密切监控血糖。经常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皮肤色泽和皮肤温度、感觉,趾甲变形等。重视足部护理,保护足部避免受伤,注意足部卫生及鞋袜穿着。在急性感染期,过度活动易促使感染向上蔓延,故应制动患肢,以减轻疼痛和防止感染扩散,同时注意患肢体位,保持引流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