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要症状的内科病证。多继发于心痹、胸痹心痛、心悸等疾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亦见于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段。
早期表现为乏力,气短,动则气喘、心悸;后期喘悸加重,喘不得卧,尿少肢肿,腹胀纳呆。外感、劳倦和情志等因素可使病情急剧加重,可发生猝死。《黄帝内经》无心衰病名,但有相关症状和病机的论述。西晋王叔和在《脉经》中首先提出心衰病名:“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
病因病机
心衰的病因主要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年老久病、禀赋异常,病位主要在心,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心衰的基本病机为心的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失所养,心血不运,血脉瘀阻。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实指瘀血、痰浊、水饮、气滞。初期以气虚为主,后逐步发展成气阴两虚,或心阳亏虚,进而导致阴阳两虚,最终出现亡阴亡阳,阴阳离决。瘀血、痰浊、水饮和气滞可以出现在心衰的各个时期,与气血阴阳虚损互为因果,直接影响心衰的形成、演变与预后。总之,心的阳气虚衰是其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其中心环节。
辨证论治
心衰的辨证要点概括为:辨别标本虚实,明确脏腑病位,分清急性慢性。大多数为虚实夹杂,治疗原则首先应当权衡缓急,补虚泻实。根据邪正关系,确定治疗方法。
常见证型:
①气虚血瘀证。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动则尤甚,甚则喘咳,面白或黯红,唇甲青紫,严重者颈动脉青筋暴露,胁下积块。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细、涩或结代。治宜益气活血化瘀,方用保元汤合桃红饮。
②气阴两虚证。症见心悸气短,体瘦乏力,心烦失眠,口干咽燥,小便短赤,甚则潮热盗汗,尿少肢肿;或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舌质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虚数。治宜益气养阴活血,方用生脉散。
③阳虚水泛证。症见心悸,气短喘促,动则尤甚,或端坐不得卧,形寒肢冷,尿少肢肿,下肢尤甚,面色苍白或晦暗,口唇青紫。舌淡黯,苔白,脉沉弱或沉迟。治宜温阳活血利水,方用真武汤。
④痰饮阻肺证。症见心悸气急,喘促,不能平卧,痰多色白如泡,甚则泡沫状血痰,烦渴不欲饮,胸闷脘痞,肢肿,腹胀,甚则脐突,面唇青紫。舌质白厚腻,脉弦滑或滑数。治宜化痰逐饮活血,方用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⑤阴竭阳脱证。症见心悸喘憋不得卧,呼吸气促,张口抬肩,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颜面发绀,唇甲青紫,尿少或无尿。舌淡胖而紫,脉沉细欲绝或脉浮大无根。治宜益气回阳固脱,方用四逆加人参汤。
预防与调护
心衰是一种进展性临床综合征,重点在于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预防的根本措施,消除可导致心衰的各种诱发因素,如心痛、心悸、心痹、心瘅等。一旦进入终晚期,临床预后差,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患者应合理休息,适当减少运动。对重度心衰患者应严格限制下床活动,体位以半卧位为宜。轻中度患者可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训练,鼓励并指导其进行不加重心衰的日常体力活动,以提高心脏代偿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心衰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七情过极,注意精神自我调控,避免不良刺激。饮食要清淡,避免肥腻之品,切忌暴饮暴食。
心衰若出现心悸,气喘,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发绀,脉微欲绝者,则属心阳欲脱之危重证候,宜中西医结合紧急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