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常见的面部、上胸、后背的毛囊皮脂腺炎症病变。俗称青春痘。
好发于青春期,与青春期性激素分泌活跃,导致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内微生物如丙酸棒状杆菌、毛囊口角化堵塞及机体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此外,与遗传、饮食刺激、精神因素等也有一定关系。
基本损害有两类:一类是粉刺;另一类是炎性丘疹,即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改变。还可有结节及囊肿等。同一位患者可有多种损害。最先是面部出油增多,出现黑头粉刺或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为毛孔中央有黑点,挤压可挤出乳白色物质;白头粉刺为针帽大小白色或灰白色丘疹,肉眼看不见毛孔,不易挤出分泌物。以后出现红色的炎症性丘疹、丘疱疹。少数较严重者可有结节或囊肿,呈半球形隆起皮肤表面,常经久不消,愈后遗留瘢痕。女性患者常在月经前加重。一般青春期过后逐渐减轻或消退。有少数持续至中年或中年发病。
治疗原则为减少皮脂分泌,抗角化、消炎,防止瘢痕形成。常用外用药物有硫磺洗剂、过氧苯甲酰凝胶、维A酸类药膏(如阿达帕林凝胶)、抗生素软膏或溶液(如克林霉素液)。以炎性丘疹为主的患者,可内用抗生素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以结节及囊肿性损害为主的男性患者,可内服维A酸类药物如13-顺维甲酸(泰尔丝);月经前明显加重或中年女性患者,可内服含性激素的药物如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达因-35)。以上所有内服药治疗,都应有医生指导。
痤疮病变虽仅限于皮肤,但由于影响容貌,会使青春期男女出现心理阴影。应提示患者痤疮是青春期常见问题,青春期过后会自然减轻或痊愈。患者日常应少食高脂肪、高糖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用手挤捏;常用温水清洗面部,作适当的面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