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素瘤

来源于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原发性黑素瘤由表皮内的黑素细胞增生和恶变所致,表现为色素浓重的逐渐增大的斑片和结节,周围可绕以红晕。恶性度大,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除了由巨大性先天性色痣续发癌变的病例多见于儿童外,恶性黑素瘤大多发生在成年后。
临床表现与分型

恶性黑素瘤初起为一色素斑,棕色至黑色不等,色泽常不均匀,边缘不甚规则,以后可逐渐扩大、隆起成斑块、结节或肿块,甚至溃破、出血,容易发生转移。其转移途径有两条,一是沿淋巴管,表现为肿瘤周围出现卫星样的色素斑点或结节,或转移至区域淋巴结,这种转移发生较早;二是沿血行播散至全身,以肺部的转移常见。根据临床特点,恶性黑素瘤可分为四型。

①原位黑素瘤。黑素瘤仅位于表皮内,一般表现为直径大于1厘米的棕褐色斑,损害不高出皮面,色素不匀,边缘不整齐,病理学检查可见不典型的黑素细胞散布于表皮全层,但并不进入真皮。由于病变局限,可局部切除。预后较好。如果不治疗,数年内可能发展为侵袭性恶性黑素瘤。

②浅表播散性黑素瘤。临床表现与原位黑素瘤相似,但表面有稍隆起,容易溃破、出血,病理学检查可见恶性黑素细胞不仅在表皮,而且真皮中也有。

③结节性黑素瘤。表现为高出皮肤表面的青黑色或黑色结节,生长较快,中央常有坏死、溃疡,以后可呈菜花状,分泌物有恶臭。也可以由浅表播散性黑素瘤发展而来。结节性黑素瘤转移发生早,预后差。

④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多发生在长期受日晒的部位如面部,为一色素不匀的斑,从淡棕色至棕褐、黑色不等,边缘可呈扇贝状,皮损上有一个或数个蓝黑色结节。当这型肿瘤发生在肢端即手掌、甲母和甲床周围的皮肤时,则称为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

治疗

恶性黑素瘤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切除的范围视病变的大小、深度而不同,发生在肢端者,常需截指、趾,甚至截肢。疑有转移的病例,术后还应配合干扰素或化疗。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