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第28周到出生后1周的胎儿和新生儿,经历的从子宫内分娩到子宫外的环境变化。
国际上一般将怀孕第28周到出生后1周的这段时期作为围生期,此阶段的胎儿和新生儿则称为围生儿。围生儿很容易受到宫内、分娩过程中及出生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患病,甚至死亡。围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围生医学是指专门研究孕母、胎儿和新生儿的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学科,属交叉学科。
婴儿娩出后,从宫内环境到宫外环境的变化非常快,容易发生许多问题,需要适应过程。
呼吸系统
胎儿肺内充满肺液,足月儿约30毫升/千克,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被肺间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和转运。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为(40~50)次/分,主要靠膈肌运动,呈腹式呼吸
循环系统
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显著变化:
①脐带结扎后,胎盘-脐血循环终止;
②随着呼吸建立和肺膨胀,肺循环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
③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血量显著增加,压力增高,使卵圆孔关闭;
④由于PaO2增高,动脉导管收缩,继而关闭,完成胎儿循环向成年人循环的转变。
消化系统
足月儿吞咽功能已完善,但食管下部括约肌较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发生溢乳。肠管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但肠腔内毒素也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毒症状。淀粉酶在出生后4个月才能达到成人水平,故不宜早喂淀粉类食物。因肝内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不足,生后常出现生理性黄疸,同时肝对药物处理能力低下,易发生药物中毒。
泌尿系统
足月儿出生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肾小管容积不足。虽然肾稀释功能与成年人相似,但浓缩功能较差。新生儿肾排磷功能差,故牛乳喂养儿易发生血磷偏低和低钙血症。一般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少数在48小时内排尿。
神经系统
足月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觉醒时间一昼夜仅为2~3次。大脑对下级中枢神经抑制较弱,且锥体束和纹状体发育不全,常出现自主和不协调动作。出生时已具备多种暂时性原始反射。
免疫系统
新生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成熟,皮肤黏膜薄嫩,出生后脐部开放,细菌已进入血液。血中补体水平低下,趋化因子缺乏,免疫球蛋白(Ig)A和IgM不能通过胎盘,易患细菌感染,同时分泌型IgA缺乏,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体温调节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不成熟,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寒冷时主要靠棕色脂肪代偿产热。生后环境温度显著低于宫内温度,散热增加,如不及时保暖,可发生低体温;如环境温度过高、进水少及散热不足,可发生脱水热。适宜的环境温度对新生儿至关重要。
能量及液体代谢
新生儿基础热量消耗为209kJ/kg,加之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大便丢失和生长需要等,每日共需热量(418~502)千焦/千克。每日经呼吸和皮肤丢失的水分(20~30)毫升/千克,尿量(25~65)毫升/千克,出生后头几天液体生理需要量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