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婴儿出生后在一定时期内仍持续存在,由脊髓及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是一种避开有害刺激或保持生存状态的本能反应。
随着婴儿神经的发育,大部分的原始反射在1岁以后逐渐消失。包括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颈肢反射及自动踏步等。脑部受损时这些反射可再次出现,此时为病理反射。
原始反射的出现标志了运动发育的开始。由于反射的出现提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运动的发育决定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度。原始反射的消失标志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的完成,标志着获得新的运动技能的开始。因为获得新的运动能力必须首先抑制原始反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成熟及髓鞘化过程的完成,使得神经兴奋的泛化性朝向特异性方向发展,表现出神经兴奋的抑制现象。正因为这种抑制现象的存在,为人类有机会学习并获得新的动作和运动技能奠定了基础。
原始反射在婴儿发育过程的一定阶段内出现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原始反射的出现超过这一个阶段,就属于病理性的。由于病理性原始反射的持续,会阻碍正常姿势反射和正常运动的发育,从而导致姿势障碍和运动障碍。临床上通过观察原始反射存在与否来早期判断脑性瘫痪儿童的运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