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简介

《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原文由墨翟(约前468—前376)及其弟子共同编撰。全书现存53篇,系统阐述了墨家“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墨子全文以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反对儒家繁礼厚葬,提倡平等互爱、反对战争,并发展出逻辑学(“墨辩”)、自然科学(光学、力学等)及守城技术等实用学说。其文风质朴严谨,善用类比推理,既是先秦哲学的重要流派,也是古代科技思想的珍贵文献,与儒家并称“显学”,对后世思想史、逻辑学及军事防御理论均有深远影响。

目录

卷一
——
亲士
——
修身
——
所染
——
法仪
——
七患
——
辞过
——
三辩
——
卷二
——
尚贤上
——
尚贤中
——
尚贤下
——
卷三
——
尚同上
——
尚同中
——
尚同下
——
卷四
——
兼爱上
——
兼爱中
——
兼爱下
——
卷五
——
非攻上
——
非攻中
——
非攻下
——
卷六
——
节用上
——
节用中
——
节用下
——
节葬上
——
节葬中
——
节葬下
——
卷七
——
天志上
——
天志中
——
天志下
——
卷八
——
明鬼上
——
明鬼中
——
明鬼下
——
非乐上
——
卷九
——
非乐中
——
非乐下
——
非命上
——
非命中
——
非命下
——
非儒上
——
非儒下
——
卷十
——
经上
——
经下
——
经说上
——
经说下
——
卷十一
——
大取
——
小取
——
耕柱
——
卷十二
——
贵义
——
公孟
——
卷十三
——
鲁问
——
公输
——
卷十四
——
备城门
——
备高临
——
备梯
——
备水
——
备突
——
备穴
——
备蛾傅
——
卷十五
——
迎敌祠
——
旗帜
——
号令
——
杂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