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

唐·魏征/世南/褚遂良·群书治要
——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也,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也,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
故古之王天下者,智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辨虽雕万物,而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成。
——
故曰:莫神于天,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详在于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数度,刑名比详,治之末也;钟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降杀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者也。
——
末学者,古之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君先而臣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秋冬,四时之序也;万物化作,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也,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宗庙尚亲,朝廷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愚智处宜,贵贱履位,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智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太平,治之至也。礼法数度,刑名比详,古之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
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尧曰:“吾不傲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尧曰:“然则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雨施矣。”尧曰:“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