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失去透明性的疾病。又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为晶状体老化过程中出现的退行性改变。是最常见的白内障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较为复杂,可能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揭示,认为氧化损伤是其形成的最初因素。白内障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职业、紫外线辐射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病、高血压、机体外伤、吸烟饮酒过多、妇女生育过多等。
临床表现
晶状体呈双凸透镜样,具有弹性,外包以晶状体囊,它是一层均质而有弹性的薄膜。其外周部分称皮质,中央部分称晶状体核。根据晶状体开始出现混浊的部位不同,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性白内障三种,不同类型的白内障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皮质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类型,典型的皮质性白内障按其病变发展可分为四期:
①初发期,混浊出现在晶体周边皮质,呈楔形,羽毛状,瞳孔区晶体仍透明,视力不受影响。
②肿胀期(未成熟期),晶体混浊加重,向中心扩展,瞳孔区晶体逐渐混浊,视力也明显下降。皮质吸水膨胀,晶状体体积增大,虹膜前移,前房角变窄,易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此期患者视力明显下降,眼底难以观察清楚。
③成熟期,晶状体完全呈乳白色,水肿消退。视力显著下降,可仅剩光感,但光定位和色觉正常。
④过熟期,晶状体内水分丢失,晶体缩小,皮质分解液化,晶体核下沉,视力稍有提高。因囊膜的渗透性增加或囊膜破裂,液化的皮质进入前房,可引起晶体蛋白过敏性葡萄膜炎,变性的晶体皮质被大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易堵塞房角引起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称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晶状体悬韧带变性,晶状体容易出现脱位或移位。
核性白内障发病较早,混浊从核开始,呈褐色或棕色,早期改变为核屈光指数增加,患者表现为远视减轻,近视增加。核性白内障进展缓慢,晚期核变为深棕色或棕黑色,皮质也逐渐混浊,远近视力均下降。
囊下性白内障表现为晶体囊膜下上皮细胞形成小泡、结晶、粗糙不平的盘状混浊,多出现在后囊膜下。早期患者就感到视力下降。囊下白内障以后发展为皮质性混浊。
诊断
年龄60岁以上,视力逐渐下降(<0.7),伴或不伴固定性黑影,单眼多视、近视,晶体混浊,而无其他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病,即可诊断。
治疗
一旦确诊即行治疗,全身可给予维生素C、碘制剂,眼局部用药如卡他灵、法可林、谷胱甘肽等制剂,但临床观察效果欠佳。仍是以在成熟期手术摘除为主。其摘除方法有囊内摘除术、囊外摘除术等。由于人工晶状体的问世和发展,使囊内法又逐渐趋向于囊外法。最佳术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可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