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流腮。该病毒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唾液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触痛,尤见腮腺,多累及双侧。除腮腺外儿童常可引起脑膜脑炎,青春期后患本病易引起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较多。在儿童集聚场所如托幼机构和小学可引起流行。成人亦可发病。流行性腮腺炎多数呈良性自限过程。
病原学
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为RNA病毒。圆形,大小相差悬殊,直径90~600纳米。病毒可在鸡胚、人羊膜、猴肾等细胞中繁殖。紫外线、56℃20分钟、一般消毒剂均能使病毒灭活。(更多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病原学介绍详见病原生物学)
流行病学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全球性流行的疾病。人们对流腮病毒普遍易感,1岁以内婴儿因体内具有母传特异性抗体而发病者极少,主要发病年龄为5~14岁,尤其是5~9岁儿童,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患病后免疫力持久,再次得病者罕见。由于疫苗接种,在高接种率地区已打破了每2~5年流行一次的规律。流行性腮腺炎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自发病前6日至腮腺肿胀后9日内均有传染性,而起病前后传染性最大,通过密切接触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由于其传染性强,易感人群在集体机构如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中常呈集体发病。
发病机制
由含腮腺炎病毒的飞沫或污染物侵入口腔黏膜和鼻黏膜,在上皮组织中大量增殖后进入血循环(第一次病毒血症),经血流累及腮腺和一些组织,并在其中增殖,再次进入血循环(第二次病毒血症)并侵犯上次未波及的一些脏器。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2~25天,平均16~18天。起病前1~2日内可有非特异性前驱期症状,包括低热、食欲不振、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咽炎等。多数病人无前驱症状,而以腮腺部位肿痛起病。起病较急,可有发热,体温38~40℃不等,伴畏寒、头痛和全身不适。症状轻重很不一致,成人发病一般较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多因耳下部疼痛而发现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界不清,触之有疼痛,张口咀嚼或食用酸味食品时胀痛加重。局部皮肤紧张,有时表面灼热感,但多不红。腮腺四周软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颧骨弓下至颌部,若伴颌下腺累及,颈部明显肿胀,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而使面部变形。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磨牙处的颊黏膜上)在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因肿胀而减少,但口干不明显。腮腺肿大多于1~3天到高峰,持续4~5日逐渐消退自限恢复正常。整个病程为8~14天。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表现脑膜脑炎或睾丸炎。也可只有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诊断
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及典型的腮腺肿大和疼痛,一般诊断不难。但确诊及不典型病人的诊断必须依靠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此病需与化脓性腮腺炎、其他呼肠病毒感染所致腮腺肿大、颈部淋巴结炎及慢性非特异性腮腺肿大鉴别。
治疗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支持及对症治疗为主,并发睾丸炎-附睾炎的可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中医中药辅助治疗。应隔离病人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为止。
预防
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目前中国的MMR减毒活疫苗接种程序是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一剂。两剂的免疫效果高达95%以上,免疫后腮腺炎病毒的中和抗体可持续10年左右。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