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引起肝脏炎症,也可侵犯其他器官。急性肝炎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肝脏肿大和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人出现黄疸。多数病人可自愈,少数发展成慢性。呈世界性流行。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并可引起暴发流行,发达国家仅有少数散发病例。全世界共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5亿,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1.7亿。丁型肝炎也遍及世界各地,呈地方性流行,以地中海及意大利南部地区较为流行。
病原学
肝炎病毒分别有甲、乙、丙、丁、戊5型。相应能引起这五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HAV)属小RNA病毒科。只有一种血清型,故制备的疫苗和诊断试剂可以世界通用。本病毒的抵抗力较强。100℃煮沸5分钟、紫外线、福尔马林及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可将其杀灭。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其结构分外壳及核心两个部分。外壳中含有表面抗原(HBsAg)、前S1蛋白及前S2蛋白。前者又称“澳抗”(因在一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内首先发现而命名)。它本身无传染性,但由于它常与乙肝病毒同时存在,故常被视为传染性标志。澳抗能使人产生表面抗体(抗-HBs)。它是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的标志。因此,以基因工程方法,把它复制到酵母菌或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制备乙肝疫苗,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乙肝病毒的核心部分含有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和DNA聚合酶(DNAP)等。血清中不易测到核心抗原,只能测到它所诱生的核心抗体(抗HBc)。它又可分为IgM、IgG两种。核心抗体的IgM阳性常表示体内有乙肝病毒存在,提示为现症病人;而核心抗体的IgG若为阳性,不能区别是现症病人还是既往感染。e抗原为阳性表示病人体内有乙肝病毒存在,说明传染性较强。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为传染性减弱;但也可能是病毒的前C区基因发生变异,仍有较强的传染性。乙肝病毒的DNA及其聚合酶的存在也代表血中有乙肝病毒。故阳性时也均表示传染性较强。
乙肝病毒除侵犯肝细胞外,也侵犯其他细胞与器官,如血白细胞、胆管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脾脏、骨髓、精子、胰腺、肾脏等。HBV除人类外只能感染黑猩猩,组织培养尚未成功。这种病毒的抵抗力很强,一般消毒剂不能将其杀灭。100℃煮沸10分钟、121℃高压消毒20分钟、0.5%过氧乙酸、3%漂白粉液、5%次氯酸钠、环氧乙烷和戊二醛等消毒效果较好。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一种RNA病毒,属黄病毒科。目前尚未分离成功。其抗原(HCV-Ag)已能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应用这种抗原可以检测丙肝抗体(抗HCV),丙肝抗体阳性的肝炎病人可以诊断为丙肝患者。故用此法对献血员进行筛查,可减少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用1︰1000甲醛(福尔马林)液和100℃煮沸5分钟可使病毒灭活。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有缺陷的RNA病毒。其外壳、装配和传播需乙肝病毒协助。外壳是乙肝表面抗原(核心是特异性RNA),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才能感染丁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HEV)亦为一种RNA病毒。高盐、氯化铯、氯仿可将其灭活。在病人的大便中可以查到。可感染猴及黑猩猩。
更多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病原学介绍详见病原生物学。
临床表现
潜伏期:
①甲型肝炎30(15~45)天。
②乙型肝炎70~80(28~160)天。
③丙型肝炎52(30~83)天。
④丁型肝炎30~140天。
⑤戊型肝炎36(15~75)天。
急性肝炎:各型肝炎病毒均能引起。按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以下两类:①急性黄疸型肝炎。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病初可有发热。并有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升高。一周左右开始出现黄疸,小便发黄呈浓茶样,继之巩膜和皮肤发黄,肝脏轻度肿大,有压痛,可有脾肿大,血清胆红素升高。黄疸持续约2~6周后逐渐消退,肝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②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临床表现基本同急性黄疸型肝炎,但不出现黄疸。急性肝炎病程3个月左右。
甲型和戊型肝炎引起黄疸型肝炎较常见,多能自愈。乙型和丙型肝炎引起无黄疸型肝炎较多。
慢性肝炎:由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病情迁延不愈超过半年,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痛、腹胀、便溏等,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和血清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等肝功能异常。
重型肝炎: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可分为三类:
①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性肝炎或急性黄色肝萎缩。病初常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黄疸出现后病情急剧恶化,迅速出现精神症状,表现烦躁不安、尖声喊叫、精神错乱,类似精神病;亦可精神萎靡、高度嗜睡。精神症状出现后1~2日常开始昏迷,并有肝脏缩小,常于2周内清醒或死亡,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
②亚急性重型肝炎。又称亚急性肝坏死。病初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症状更严重。病人有恶心、呕吐、腹胀、不能进食、高度乏力、严重黄疸。不久即出现腹水、出血倾向(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及无尿等。晚期病人也常出现昏迷。病程可达2周以上。病死率常达50%~90%。
③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重型肝炎。临床表现类似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较上两型高。各型重型肝炎均有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明显降低(小于40%)。
淤胆型肝炎:各型肝炎病毒均能引起,但以戊型肝炎病毒引起较多。又称胆汁淤积性肝炎或胆小管性肝炎。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严重黄疸,黄疸呈梗阻性,病人的大便呈灰白色,皮肤瘙痒,小便中胆红素升高而尿胆原和尿胆素减少或消失。血中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胺转肽酶均明显增高。梗阻时间常达3周以上,有时可达数月。
诊断
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必要时作肝组织学检查。
临床诊断:分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和淤胆型肝炎。病原学诊断: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肝炎,根据血清甲肝抗体IgM阳性可以诊断甲型肝炎;血清HBsAg阳性或/和HBV DNA阳性可以诊断乙型肝炎;血清抗HCV或/和HCV RNA阳性可以诊断丙型肝炎;血清HBsAg阳性,同时HDAg或/和抗HD IgM或/和HDV DNA阳性可以诊断丁型肝炎;血清抗HEV或抗HEV IgM阳性可以诊断戊型肝炎。
治疗
急性肝炎多能自愈。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清淡饮食,不能饮食或呕吐者可静脉点滴葡萄糖液。食欲恢复后注意限制饮食,避免体重过重而发生脂肪肝。急性丙肝应采用干扰素治疗,避免发生慢性丙肝。同时可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此外,应避免一切有损肝脏的因素,如饮酒、过累、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慢性肝炎可采用抗病毒、调节免疫、改善肝功能及防止肝纤维化的综合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要治疗措施,可用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等。重症肝炎的治疗相当困难,尤其是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高。目前多主张采用综合疗法,同时应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并可用人工肝治疗。对内科治疗无效病人,可作肝移植。淤胆型肝炎可采用中医中药、甘草酸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茵栀黄注射液等。
预防
可分为两类:
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从粪-口途径传播,通过含有病毒的粪便污染水、食物如毛蚶等,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通过手、食具等接触,通过苍蝇、蟑螂等传播。易感人群:患甲型肝炎儿童多见,而患戊型肝炎青壮年为多。预防重点是搞好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水、粪管理,饭前便后洗手等,切断粪-口传播途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含有大量的甲肝抗体,早期注射可预防对接触甲型肝炎的易感者。甲肝灭活或减毒活疫苗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传染源为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经输血及血制品,尤以丙型肝炎明显。或经未彻底消毒的注射器、医疗器械,或经性传播及围产期(母婴)传播,尤以乙型肝炎明显。乙型肝炎应对出生婴儿及易感的高危人群,注射乙肝疫苗共3次。对HBV感染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对献血员应严格筛选,对HBsAg或抗-HCV阳性者,禁止献血。对医疗器械,如针灸针、牙钻、采血针、内窥镜及注射器应严格消毒,推广应用一次性的注射器和医疗用具。对血液及各种体液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加强性道德教育,禁止嫖娼及不道德的性行为。禁止共用牙刷及刮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