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治疗难治性眩晕而经耳或乳突迷路完全清除病变侧所有五个前庭外周感觉器官的感觉上皮,以及支配其的外周神经纤维的破坏性外科手术。自1904年提出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其手术方式包括经耳道迷路切除术及经乳突迷路切除术。
迷路即内耳,由许多错综复杂的小囊、小管及感受器组成,包括骨迷路和膜迷路,司听觉及位置觉。骨迷路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迷路切除术通过完全清除病变侧所有五个前庭外周感觉器官的感觉上皮以及支配其的外周神经纤维,进而消除从病变侧的前庭外周向脑干传入的神经冲动,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
适应证:无实用听力的单侧难治性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在采取迷路切除术治疗前应尝试药物治疗、化学迷路切除等保守治疗方法,引起难治性眩晕的疾病包括梅尼埃病、术后迷路损伤、细菌性或者病毒性迷路感染及颞骨骨折等。梅尼埃病患者在内淋巴囊术后眩晕症状未缓解或复发,且无实用听力时,可作迷路切除术。其中,经乳突迷路切除术的适应证包括:迟发型眩晕综合征、外伤后前庭功能障碍、梅尼埃病以及经耳道径路失败的迷路切除术患者。
禁忌证:患耳有实用听力,患侧为唯一听力耳;眩晕急性发作期以及全身情况无法耐受手术等。
迷路切除术一般采用全身麻醉,其治疗难治性眩晕的缓解率近乎100%。一般患者在术后2~6天可获得前庭功能代偿。约50%的患者耳鸣情况较前好转。术后应鼓励患者逐步开始功能康复和锻炼。一般来说,年轻患者或术前前庭功能差,已获得部分代偿的患者前庭功能代偿较快,老年患者前庭功能代偿时间较长,且可能遗留轻度不稳感。
可能的并发症有脑脊液漏、面神经损伤、术后不稳感以及膜迷路未能彻底破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