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从食物摄入钼,经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以满足其生理功能和健康需要的过程。1778年,瑞典化学家C.W.舍勒在分解辉钼矿时得到一种白色粉末。1781年,瑞典化学家P.J.耶尔姆还原得到黑金属粉,命名为钼。后被确认为人及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吸收和代谢
食物中的钼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可达88%~93%。日常膳食中的铜和硫酸盐可影响钼的吸收。钼在人体中总量约为9毫克,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其中肝、肾和皮肤中含量较高。血液中的钼以钼酸根的形式与巨球蛋白结合,并与红细胞松散结合。肝脏中的钼均与大分子结合成为钼酶或钼辅基。人体吸收的钼大部分很快更新并以钼酸盐形式从尿中排出,尿钼的排泄是调节体内钼稳态的重要机制。
生理功能
钼主要以多种钼金属酶的形式发挥其生理作用。如钼是黄素依赖酶(包括黄嘌呤氧化/脱氢酶、醛氧化酶及亚硫酸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催化组织内嘌呤化合物的氧化代谢及尿酸的形成;催化肝脏铁蛋白中铁的释放,促进铁与血浆中β-球蛋白形成运铁蛋白并转运至肝和骨髓及其他组织细胞。其还在芳烃和杂环胺的解毒以及药物代谢、脂肪合成等中起重要作用。
营养状况评价
钼营养状况还可通过检测全血、血浆等组织中钼的含量进行评价。可采样ICP-MS同位素稀释法检测≥0.5毫升血样中钼的含量。还可采用尿负荷试验测定含钼酶水平,根据尿中的代谢产物量推测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
参考摄入量
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中国不同人群钼的推荐摄入量(RN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如下表(微克/天)。
人群 | RNI | UL |
0~5月龄 | 2(AI) | — |
6~12月龄 | 3(AI) | — |
1~3岁 | 40 | 200 |
4~6岁 | 50 | 300 |
7~10岁 | 65 | 450 |
11~13岁 | 90 | 650 |
14~17岁 | 100 | 800 |
18岁~ | 100 | 900 |
孕妇 | 110 | 900 |
乳母 | 103 | 900 |
食物来源
钼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动物肝脏、肾中含量最丰富,干豆和谷类以及坚果是钼的良好来源,而蔬菜、水果和海产品中含量一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