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缺乏病

严重缺乏某种或某些营养素引起的疾病。如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病,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维生素D和钙缺乏引起的佝偻病等。

病因

①食物营养素摄入不足: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可因一些灾难性事件如旱灾、水灾、战争等造成食物短缺和经济落后,造成食物的生产和供应不足。也可因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良的饮食习惯、不适当的烹饪和加工方式以及某些天然食物中的干扰物质引起营养素摄入不足。继发性的可因某些疾病所致,如食欲不振、昏迷、精神失常、神经性厌食、口腔及颌面部手术、消化道肿瘤等。
②营养素吸收利用障碍:多由于某些天然食物中的干扰物质、消化系统疾病和某些药物等所致。
③营养素需要量增加:多见于人体生长发育旺盛期、妊娠、哺乳等生理过程中。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病、结核病及某些肿瘤患者对营养素的需要量也增加。
④营养素的消耗或丢失增加:多见于某些疾病和治疗过程。

诊断

营养缺乏病可通过膳食史、实验室检查、营养状况体格检查和治疗试验等作出诊断。
①膳食史:可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日常膳食摄入情况,判断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是否存在不足。
②实验室检查:包括生理功能检查和生化检验。前者是通过检查机体的某一生理功能变化判断营养状况,常检查的项目有暗适应能力检查、血管脆性检查等;后者是通过测定体液或组织中某些营养素含量或有关酶的活性,了解体内营养水平。由于生化和生理机能的异常变化出现在营养缺乏病体征之前,因此进行实验室检查,可早期发现营养不足或缺乏。
③营养状况体格检查:包括人体测量、临床体检和营养缺乏病体征检查。人体测量的指标主要有体重、身高和皮下脂肪厚度等。临床体检主要是检查有无影响体格营养状况的其他疾病。营养缺乏病体征检查,主要是检查有无营养素缺乏病的临床体征。如果出现某种营养缺乏的症状群,可作为营养缺乏病确诊主要依据。
④治疗试验:营养缺乏病难以确诊时,可采用治疗试验。让患者接受某种营养素的补充,观察其临床症状有无好转。

治疗原则

①针对病因治疗;
②营养素治疗剂量要适宜;
③治疗时不能只考虑主要缺乏的营养素,而应全面从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考虑治疗方案;
④治疗应循序渐进;
⑤应充分利用食物,配制适合于疾病特点的治疗膳食;
⑥治疗一般须坚持一段时间。应以患者营养状况的全面恢复,临床与亚临床症候群消失,抵抗能力增强等客观指标为依据。

预防

营养不良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