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乳房部的恶性肿瘤。中医疾病名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腺癌和肉瘤。多发于40~60岁的女性。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以乳房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其肿块质地坚硬,推之不移,故名“乳岩”,又称为“石痈”“妒乳”“乳中结核”等。根据临床表现,结合X线钼靶摄片检查,乳房B超、乳房磁共振及肿块空芯针穿刺活检等可获确诊。
最早描述乳岩的记载见于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卷五·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痈结肿坚如石,或如大核,色不变,或做石痈不消”,“若发肿至坚而有根者,名曰石痈”。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三·石痈候》指出石痈是“寒气客于肌肉,折于血气,结聚所成”,其肿结“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妇人、女子乳头生小浅热疮,痒搔之黄汁出,浸淫为长,百种治不差者,动经年月,名为妒乳。”至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首次出现“乳岩”之名:“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山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血水滴沥,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其后《疮疡经验全书》《丹溪心法》《女科撮要》《证治准绳》《外科理例》《外科正宗》《医宗金鉴》等书中详述了乳岩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和治疗。
临床表现
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肿块的长大而逐渐出现乳头溢液,局部皮肤凹陷或乳头回缩固定,晚期则有肿块破溃呈翻花状,同侧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以及消瘦、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生远处转移时,可出现骨痛、骨折、咳嗽咯血、胸痛、气促、鼓胀、黄疸、头痛呕吐,甚者昏迷等症状。
病因病机
乳岩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外邪入侵、七情内伤等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冲任气血失调,以致气滞血瘀、邪毒内蕴、结滞乳络而成。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关键,邪毒侵袭是致病的重要条件。正气亏虚,癌毒迅速扩散,导致乳腺癌发生转移复发。因此,乳腺癌为虚实夹杂之证,其本在肝、脾、肾功能失调,其标在于气滞、痰浊、血瘀三者交结。而不同患者病变的脏腑有所偏属,邪气有所偏盛。
辨证论治
乳腺癌早期适于手术者,应尽可能争取手术根治;晚期及无手术指征者,可用中医药治疗并结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内治常见证型:
①肝郁气滞证,常见于早期。乳房肿块皮色不变,质硬,边界不清,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胸闷胁胀;或伴经前乳房作胀或少腹作胀;舌苔薄,脉弦。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逍遥散加减。
②冲任失调证。乳房结块坚硬,或术后患者伴对侧乳房质软增生片块;月经紊乱,素有经前乳房胀痛;或婚后未育,或有多次流产史,或提早绝经,舌质淡,苔薄,脉弦细。治宜调摄冲任,理气散结。方选二仙汤合逍遥散加减。
③正虚毒炽证。乳房肿块扩大,溃后愈坚,渗流血水,不痛或剧痛。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或苍白,纳食量少,心悸失眠;舌质紫或有瘀斑,苔黄,脉弱无力。治宜调补气血,清热解毒。选方八珍汤加减。疼痛剧烈者加乳香、没药、徐长卿、延胡索;出血不止者加阿胶、生地榆、生蒲黄、仙鹤草;伴冲任失调证者,可加仙灵脾、菟丝子、苁蓉;心烦不寐者加柏子仁、远志、枣仁、煅磁石;还可斟加蒲公英、乌蔹莓、半枝莲、蛇舌草、一枝黄花等。
④气血两亏证。晚期或手术、放化疗后,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㿠白,头晕目眩,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口干,术后切口皮瓣坏死糜烂,日久不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补益气血,养心安神。选方香贝养荣汤加减。
⑤脾肾亏虚证。神情倦怠,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腰膝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呃逆频作,或见腹泻;舌淡或体胖,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调补脾肾,选方无比山药丸加减。
⑥阴虚津亏证。胸闷胁痛,头晕眼花,口唇干燥,咽喉疼痛,牙龈肿胀,彻夜难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无苔,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选方沙参麦冬汤及大补阴丸加减。
外治:肿块未溃者可外敷鲜蟾蜍皮或阳和解凝膏;肿块已溃,可用化痰生肌粉、黑将丹、生肌玉红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