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生疮,形成脓疡,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属内痈之一。
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记载了肺痈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剂。唐代医书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治疗方剂,如《千金要方》的苇茎汤和《外台秘要》的桔梗汤,沿用至今。宋代以后的一些外科书籍也论及肺痈,如《外科精义》及《外科正宗》对此病均有详细的记载,《寿世保元》提出令患者口嚼生黄豆,如不觉豆之气味,即为肺痈的诊断方法。清代《医门法律》主张治肺痈应“清肺热,救肺气”。
本病与现代医学的肺脓肿基本相同。其他如化脓性肺炎、肺坏疽、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肺结核空洞伴有化脓性感染而表现肺痈者,亦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肺痈的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多感受热邪,上先犯肺,或风寒袭肺,入里化热;内伤则因平素嗜酒太过,或过食油腻或甜食,脾胃运化失职,形成痰湿,郁而化热,熏灼于肺。病机总属邪热郁肺,蒸液成痰,壅塞肺络,血滞为瘀,痰热与瘀血互结,酝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叶受损,肺络损伤,最终脓疡溃破外泄。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是热壅血瘀。
辨证论治
肺痈病性总属实热,根据病理演变过程,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4个不同阶段。初期及成痈期,热毒瘀结在肺,属邪盛证实。溃脓期,大量腥臭脓痰排出后,痰热久蕴,耗伤肺之气阴,为虚实夹杂之候。恢复期,以阴伤气耗为主,兼有余毒不净。治疗以祛邪为原则,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的治法,脓未成时应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时需排脓解毒。
常见证型:
①初期。症见恶寒发热表证,咳嗽,咯吐白色黏痰,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咳嗽时胸痛剧烈,呼吸不畅,口干鼻燥,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治宜疏风散热、清肺化痰,方用银翘散加减。
②成痈期。症见身热加重,时时寒战,继而出现高热,汗出后仍烦躁,咳嗽气急,胸胁胀满疼痛,翻身困难,咯吐黏稠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肺解毒、化瘀消痈,方用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③溃脓期。症见咯吐大量脓浊痰,质稠如米粥,或脓痰与血相兼,其味腥臭,有时咳吐鲜血,心烦,胸部胀满疼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身热,面赤,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实。治宜排脓解毒,方用加味桔梗汤加减。
④恢复期。症见身热渐轻,咳嗽渐轻,咯吐脓痰减少,臭味减淡,痰液由浓稠转为清稀,精神逐渐好转,食纳好转;或有胸胁隐隐疼痛,喘息不能平卧,气短,低热,自汗,盗汗,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咽燥,面色苍白无华,形体消瘦,精神萎靡不振,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或见反复咳嗽、咯吐脓血痰,日久不净,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再次出现腥臭浊痰,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治宜清养补肺,方用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预防与调护
平时应注意寒温适度,起居有节,防止受邪致病;戒烟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免燥热伤肺。一旦发病,当及早诊断及治疗,力求在脓未成前消散,或减轻病情。已成肺痈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做好防寒保暖,在溃脓后可根据肺部病位,予以体位引流。如见大量咯血,应警惕血块阻塞气道,或出现气随血脱的危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饮食宜清淡,不宜过咸,多食蔬菜水果,忌油腻厚味。高热者可予半流质饮食,多吃水果如橘子、梨、枇杷等,均有润肺生津化痰的作用。每天可用薏米煲粥,并取鲜芦根煎汤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