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驳风

以皮肤颜色变白、形成大小形态不同的局限性乳白色斑片,斑内毛发变色、无痒痛感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

历代中医文献对白驳风的命名不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所描述的“白处”“白毋奏”就是包括白驳风在内的色素脱失性疾病。“白癜”首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说此病是面、颈及身体皮肤肉色变白,不痒不痛。清代《医宗金鉴》称之为白驳风,指出其病因是风邪使气血失和。清代《医林改错》中有此病因是血瘀皮里的说法。还有医家指出此病“施治宜早,若因循日久,甚者延及全身”。现多认为白驳风乃是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复受风邪,夹湿蕴积皮内,致使气血失和或气滞血瘀,血不滋养皮肤而成。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原发性皮肤黏膜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多称之为白癜风。

临床表现

本病初起常于无意中发现,或在精神受刺激后发生,部分患者伴发斑秃或神经性皮炎。皮损初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色素脱失斑,边界相当清楚,周围皮色较暗,表面光滑,无萎缩或脱屑。白斑的大小形态很不相同,在面部者,多在额、鼻、口唇周围,犹如很不规则的白色地图;在手部者,远看像戴了一双破损的白色手套;在躯干、四肢者,可呈点滴状、斑片状或大片,或有一些对称,甚至整个皮肤变白;在口唇、阴部等黏膜者,多呈小的斑片;有的全身皮肤变白,毛发正常或也变白。白斑的数目不定,可融合成片,长期存在,也可扩展到一定程度后固定不变。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在白斑增加或扩展时有轻微瘙痒。局部温度略高,出汗也多,出血时间延长。

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病机是由气血失和、脉络瘀阻所致。发病原因主要为情志内伤,气机不畅,复感风邪,搏于肌肤,气血失和而致气滞血瘀,肌肤失养;或因素体肝肾不足,或久病伤及肝肾,致阴血不足,肌肤失于濡养而发;或因素体不健,复感外邪,营卫失调,皮肤腠理失养而致。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以祛风利湿、理气活血为主,同时应针对不同的证型采取相应的治法。

证型分类
气滞血瘀证:症见白斑散在分布,无固定好发部位,皮损发展较缓慢,常随精神情志变化而加剧,可伴有气郁不舒、心烦不安,舌淡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治宜理气活血、祛风通络,方用逍遥散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肝肾阴虚证:症见白斑色暗,边界清晰,截然可见,脱色斑内毛发多变白,常伴有头昏耳鸣,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口干欲饮,心烦烘热,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营卫失和证:初起白斑色淡,边界模糊,伴有畏寒,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治宜调和营卫、活血祛风,方用桂枝汤加减。

其他疗法
外涂法:
①用25%补骨脂酊搽患处,同时配合日光照射5~1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2~3分钟,每日1次;
②用铁锈水或白茄子蒂蘸硫黄细末搽患处;
③用密陀僧散干扑,或用醋调成糊状搽患处。

针刺法:
①局部用梅花针扣刺,可配合外用药物涂擦,白斑周围用强刺激,有防止皮损扩大的作用;
②耳针取肺、枕、内分泌、肾上腺的相应点,每次选用2~3穴,单耳埋针,双耳交替,每周轮换。
③运用毫针舒经通络、调和气血。取地仓、印堂、合谷、百会、大椎、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上星、颊车、上巨虚、阿是穴(皮损局部)等,隔日1次,交替用穴。

灸法:皮损局部用白醋涂搽后用艾炷直接灸到皮肤发红为止。

自血疗法:适用于皮损范围较小者,用针筒从静脉抽血后,立即注射到白斑的皮下,使皮损处现青紫色时止,每周2次,1次为1个疗程。

预防与调护

饮食上要合理膳食,忌食酸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物。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日光浴,有助于恢复,同时要避免滥用外涂药物,以免损伤皮肤。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