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身倦怠、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季节性疾病。又称注夏。
疰夏多发于春夏之交,秋后可逐渐缓解。故有“春夏剧,秋冬瘥”的发病特点。多见于体弱儿童,预后一般良好,但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可每年发作。疰夏病名首见于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其云“疰夏属阴虚,元气不足”,并指出“夏初春末”的发病季节,“头疼脚软,食少体热”的主要临床表现,气阴双补的治法。
本病多因小儿脾胃虚弱,入夏之后,不能耐受暑热、暑湿之邪的熏蒸,暑湿困脾所致。治疗以除湿为主。常见证型:
①湿困脾胃、气阳不振。证见食欲不振,精神倦怠,嗜卧懒言,两足痿软无力,时有恶心,身热不高,大便不调,或小便色黄,舌苔白腻或微黄,脉濡数等。治宜醒脾化湿,常以藿朴夏苓汤加减。
②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证见精神萎靡,嗜卧倦怠,口中无味,不思饮食,四肢乏力,大便稀薄,舌苔薄白,质偏淡,脉濡细等。治宜健脾益气,常以清暑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