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第三对脑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动眼神经核,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紧贴小脑幕缘及后床突侧方前行,在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过,向前与后交通动脉并行,进入海绵窦侧壁上部,经眶上裂进入眼眶后分为上、下两支。上支细小,支配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下支粗大,支配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由下斜肌支分出一小支叫睫状神经节短根,它由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组成,进入睫状神经节换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参与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
动眼神经完全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向上、向内、向下运动障碍、复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均消失。其他少见表现包括:
Argyll-Robertson瞳孔:患眼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当眼球集合和向内转时,瞳孔收缩;水平注视眼睑运动障碍:外转时睑裂变小,内转时睑裂变宽。
根据损害部位不同,动眼神经损伤可分为:核性麻痹和周围性麻痹。动眼神经核性麻痹:因动眼神经核在中脑占据的范围较大,故核性损害多引起不全麻痹,表现为动眼神经支配的部分眼外肌麻痹,常伴有病变侧锥体束损害,表现为患侧核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即动眼神经交叉性瘫痪,称之为Weber综合征,常见原因有脑干梗死、肿瘤等。动眼神经周围性麻痹:为动眼神经穿出中脑后损害。常表现为动眼神经完全麻痹,单独出现时,常见于颅底动脉瘤、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引起小脑幕切迹疝、海绵窦血栓形成、痛性眼肌麻痹等。糖尿病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常单纯表现为单纯动眼神经眼外肌麻痹,而不伴有瞳孔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