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意识障碍

急性起病且持续时间短暂的意识丧失。

意识是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功能,以及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有意义应答反应的能力,机体通过语言、躯体运动和行为等表达出来。这种应答能力的减退或消失就是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相对于持续性意识障碍,短暂性意识障碍是指急性起病而且为短暂的意识丧失,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常会反复出现,间歇期意识活动正常。主要分为晕厥性意识障碍和非晕厥性意识障碍。非晕厥性意识障碍主要包括痫性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低血糖及癔病性发作等。此部分主要介绍晕厥性意识障碍。

晕厥(syncope)是全脑血流量突然减少导致短暂的发作性意识丧失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因姿势性张力丧失,不能站立而倒地,可很快恢复。发生晕厥时,关键是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尽早减少或纠正发作。

病因及分类

从病理生理角度看,晕厥主要为如下病因。
①反射性晕厥:由于调节血压及心率的反射弧功能障碍,导致神经源性血管减压反应。包括血管减压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吞咽性晕厥、咳嗽性晕厥、舌咽神经痛性晕厥和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
②交感神经支配障碍:血管交感神经张力突然抑制或丧失,导致血管减压效应,伴迷走神经过度及心动过缓,引起体位-直立性低血压。
③心源性晕厥: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输出量减少,脱水和失血使血容量显著减少,导致全身及脑血流量暂时下降。
④脑源性晕厥:脑血循环障碍,以及各种脑部疾病引起。
⑤其他晕厥:如哭泣性晕厥、过度换气综合征、低血糖性晕厥和严重贫血性晕厥等。

临床表现

典型晕厥可分为三期。
①晕厥前期:短暂、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和脑功能低下症状,如头晕、出汗、神志恍惚、耳鸣、全身乏力等,持续数秒钟至数十秒钟。
②晕厥期:患者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而倒地,常在数秒至数十秒后迅速苏醒。发作时可伴有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瞳孔散大、肌张力降低等,偶有尿失禁,但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③晕厥后期:患者一旦处于平卧位则脑血流恢复,意识很快转醒,但仍有不适,不遗留任何后遗症。若意识障碍持续15~20秒,可能会出现抽搐发作,其持续时间短,仅有轻微肢体或躯干肌阵挛等,极少出现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晕厥主要依据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突发意识丧失倒地,恢复迅速,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发病前多有诱因或前驱表现。

2.鉴别诊断

晕厥需要与其他原因导致的突然意识丧失相鉴别。

痫性发作:无论是何种痫性发作,如果出现意识障碍,几乎是在瞬间发生。癫痫为电位发放的快速传播,而晕厥是逐渐发生的脑血液循环失调。具体临床表现鉴别,见下表。

痫性发作与晕厥的临床鉴别点
临床特征 痫性发作 晕厥
发作与体位关系 无关 多在站立时发作
发作时间 白天夜间均可,睡眠时较多 白天较多
发作时皮肤颜色 青紫或正常 苍白
先兆症状 短,数秒 较长,可数十秒
肢体抽动 常见 少见
伴尿失禁或舌咬伤 常见 少见
发作后意识模糊 常见,可历时较长 少见
发作后头痛 常见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可有
心血管异常 常有
发作期间脑电图异常 常有 无或罕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因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急性缺血引起突然意识障碍。一般多发生在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意识障碍时间较晕厥时间长,多数分钟、数十分钟左右;椎-基底动脉TIA常伴有明显眩晕等后循环缺血症状;发作期可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焦虑发作和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经常出现虚弱感,心动过速、过度换气,不伴有面色苍白和意识丧失,平卧也不能缓解症状,甚至出现濒死感。

癔症:常发生于戏剧性场合,发作时无意识丧失,患者面色如常或潮红,无血压、脉搏和瞳孔异常。有时可有不规律阵挛或抽动,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可数小时至数日。暗示治疗有效。

治疗

晕厥最主要是病因治疗。一般情况下,运动发作前驱期或意识丧失时,应立即将病人放在使脑血流量最大的位置,通常是仰卧位并将双腿抬高。注意防止呕吐物窒息等,不要在意识恢复前口服任何东西。对于有晕厥病史的患者,应避免饥饿、疲劳、热环境及情绪过于激动。避免使用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注意自我保护及防护。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