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胰岛β细胞破坏和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的糖尿病。
分类
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两类三个亚型,两类指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和特发性1型糖尿病。前者按起病急缓分急发型和缓发型,后者有人称为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
病因和发病机理
绝大多数为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通常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1型糖尿病同卵双胎发生糖尿病的一致率达50%;但双亲中一人患1型糖尿病,其子女患病的风险率仅为2%~5%。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基因是主效基因,其余为次效基因。研究发现90%~95%的1型糖尿病患者携带HLA-DR3、HLA-DR4或HLA-DR3/HLA-DR4抗原,但在正常人仅为40%~50%。与发病有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病毒感染、致糖尿病化学物质及饮食因素等,环境因素以病毒感染最为重要。
病理
胰岛早期大多有明显的胰岛炎,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同时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新发病(病程短于1年死亡病例)的β细胞数量仅为正常的10%左右。也可见胰岛萎缩和β细胞空泡变性。胰高糖素细胞、生长抑素细胞和胰多肽细胞的数量正常或增多。
临床表现
在出现典型临床表现之前,多数患者无明显“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症状。LADA属于1型糖尿病的不典型者,其临床前期时间相对较长。25岁前起病者居多,一般,儿童和青少年较重、较快,常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临床表现;成人较轻、较慢,如LADA。少数患者发病时经胰岛素有效治疗后β细胞功能可有明显改善,胰岛素用量很小甚至停用,称为“蜜月期”。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病程10年以上者可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包括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病程更长者或发病年龄大者容易发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
诊断和鉴别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据1999年WHO诊断标准,见糖尿病条目。1型糖尿病患者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IA-2)、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抗锌转运蛋白-8(ZnT-8)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可呈阳性,早期阳性率高,对诊断有帮助。随着病程延长阳性率逐渐降低。
LADA起病时类似于2型糖尿病,可能在起病数月或数年后很快进展为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存,其本质是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断要点不统一,参考如下:
①20岁以后起病,起病时有三多一少症状,BMI≤25,空腹血糖≥16.5毫摩/升;
②空腹血浆C-肽≤0.4纳摩/升,OGTT后C-肽≤0.8纳摩/升;
③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或其他相关抗体阳性。
治疗
糖尿病综合防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教育、饮食治疗、运动、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所有1型糖尿病应接受终身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制剂(见表)按作用快慢和持续时间,胰岛素制剂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三类;按分子结构分为猪、牛、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按纯度分为普通、单峰和单组分胰岛素。
胰岛素制剂 | 起效时间(min) | 峰值时间(h) | 作用持续时间(h) |
短效胰岛素(RI) | 15~60 | 2~4 | 5~8 |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门冬胰岛素) |
10~15 | 1~2 | 4~6 |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赖脯胰岛素) |
10~15 | 1.0~1.5 | 4~5 |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谷赖胰岛素) |
10~15 | 1~2 | 4~6 |
中效胰岛素(NPH) | 2.5~3 | 5~7 | 13~16 |
长效胰岛素(PZI) | 3~4 | 8~10 | 长达20 |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甘精胰岛素) |
2~3 | 无峰 | 长达30 |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地特胰岛素) |
3~4 | 3~14 | 长达24 |
预混胰岛素
(HI 30R,HI 70/30) |
0.5 | 2~12 | 14~24 |
预混胰岛素(50R) | 0.5 | 2~3 | 10~24 |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预混门冬胰岛素30) |
0.17~0.33 | 1~4 | 14~24 |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预混赖脯胰岛素25) |
0.25 | 0.5~1.17 | 16~24 |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预混赖脯胰岛素50, 预混门冬胰岛素50) |
0.25 | 0.5~1.17 | 16~24 |
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控制目标(ADA标准) | ||||
年龄段 | 血糖(毫摩/升) | HbA1c(%) | 理由 | |
餐前 | 睡前/夜间 | |||
幼儿-学龄前期(0~6岁) | 5.6~10.0 | 6.1~11.1 | 7.5~<8.5 | 脆性,易发生低血糖 |
学龄期(6~12岁) | 5.0~10.0 | 5.6~10.0 | <8.0 | 青春期前低血糖风险相对高,而并发症风险相对底 |
青春期和青少年期(13~19岁) | 5.0~7.2 | 5.0~8.3 | <7.5 | 有严重低血糖的风险、需要考虑发育和精神健康、如无过多低血糖发生,能达到7%以下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