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血管紧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及其相应的受体构成的,体内水、电解质、体液平衡和血压的重要调节系统。又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血管紧张素(AT)家族由AT原(AN)、血管紧张素I(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Ⅲ(Ang-Ⅲ)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组成。肾素使血管紧张素原分解生成血管紧张素Ⅰ,再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形成血管紧张素Ⅱ而收缩血管和刺激醛固酮分泌(见图)。RAS不仅存在于肾脏,在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中也存在局部的RAS。它们不依赖于肾脏而自身合成,释放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参与调节局部血流和血管张力,促进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生长和代谢。
肾素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原酶,由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合成和分泌。肾外组织(如心、肺、脑、子宫、睾丸、肾上腺等)也合成肾素。AN在肾素的作用下,裂解为AngⅠ。后者经水解后生成AngⅡ,AngⅡ经氨基肽酶水解生成Ang-Ⅲ。AngⅡ与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1(AT1)结合后,引起管收缩血、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的作用,而且有生长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心肌肥大、血管增生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过程。Ang Ⅱ也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2(AT2),激活缓激肽B2受体与一氧化氮合酶,产生NO,降低血压,促进细胞凋亡,能部分拮抗AT1受体的作用。ACE的本质是一种羧肽酶,存在于肺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表面、外周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中。CE降解缓激肽和脑啡呔,通过增加AngⅡ生成及缓激肽降解,间接升高血压。醛固酮主要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在肾远曲小管和机体其他细胞中进行钾、氢和钠离子交换,具有潴钠排钾、维持体液平衡的作用,并参与血压的调节。
心脏RAS受一些体液和神经递质的调节。心脏RAS作为自分泌和旁分泌激素,功能有:
①调节冠状循环,引起冠状血管收缩;
②增加心肌收缩力,促进心内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
③刺激心肌细胞的生长,引起心肌肥厚;
④它还可以加重和诱发心肌缺血或再灌注损伤,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⑤低钠负荷、异丙基肾上腺素和雄激素能促进心内肾素合成,钙拮抗剂使其降低;
⑥而非特异的血管扩张剂可增加心内RAS的活性。
血管的RAS有下述功能:
①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交感神经末梢,调节区域性血管张力和血流;
②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③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
④参与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发病机理的病理生理过程及血管对损伤和炎症的反应过程。
⑤ACE抑制剂阻止血管内AngⅡ生成,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局部血流供应。
血循环RAS与局部RAS的关系:它们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调节系统。血液循环中的肾素来自肾脏,血管紧张素原来自肝脏,ACE酶来自肺和其他组织;心血管的RAS各成分都来自心血管本身。它们的效应器亦不完全相同,血循环中RAS主要作用于肾上腺、肾脏和血管,而心血管的RAS只作用于心血管局部,因此它对醛固酮的分泌和全身水盐平衡作用很小。血循环RAS参与心肾内环境调节,而局部RAS参与血管紧张性及局部功能调节。此外,肺、大脑、垂体、子宫、睾丸、腮腺、肾上腺皮质、动脉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均有肾素分泌或局部RAS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体内对调节血压和血容量、体液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根据血浆肾素活性的测定,可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肾素、低肾素及正常肾素活性三种,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