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抵抗综合征

由维生素D活化过程障碍或维生素D受体(VDR)功能异常所致的一类罕见的遗传性疾病。

病因与分型

普遍认为维生素D抵抗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有关,属于遗传性疾病。1α-羟化酶基因突变所致的称为HVDRR-Ⅰ型,又称假性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受体基因突变所致的称为HVDRR-Ⅱ型。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HVDRR-Ⅰ型
发病时间较早,患儿一般出生时正常,逐渐出现严重的佝偻病。表现为身材矮小、骨骼畸形、膝外翻、串珠肋、自发性骨折、肌张力减退、肌无力,也可发生癫痫或手足抽搐。影像学检查可见骨折、全身性骨量减少、生长延迟及下肢骨骼畸形。实验室检查,最典型的改变就是1,25-(OH)2D水平较低或者测不到。此外,还可出现低血钙、低血磷、甲状旁腺激素与碱性磷酸酶升高以及氨基酸尿等。

HVDRR-Ⅱ型
多见于1~2岁婴幼儿。秃发是其特有表现。除头发外,全身毛发均不生长。此外,由于低血钙和低血磷,骨骼不能矿化而有骨软化,则儿童发生佝偻病,常有骨痛、抽搐、骨骼畸形、肌张力下降等。有些患者可有严重的龋齿或牙齿发育不良,甚至可因胸廓畸形导致呼吸运动障碍,最终死于肺部感染。X线表现为干骺处有增宽的透明区,干骺中心凹陷呈杯口状,其外缘向外伸展,犹如骨刺。实验室检查:血钙低、碱性磷酸酶升高,尿钙排泄减少,cAMP增高,血清25-(OH)D水平多正常,1,25-(OH)2D正常或稍低。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响学检查可明确临床诊断,通过基因突变检测明确类型。此外,该疾病需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肾小管酸中毒、范可尼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本病属于遗传性疾病,主要为基因突变所致,故无法从病因治愈。但维生素D抵抗患者由于其活化障碍或VDR异常,不能正常发挥其生理作用,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血钙降低,导致骨骼矿化不良从而产生佝偻病。因此,可以通过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或活性维生素D来改善某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果患者对活性维生素D治疗反应欠佳,可考虑给予大量钙剂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需注意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血钙、磷,尿钙、尿磷,ALP、血肌酐,甲状旁腺功能,骨X线变化以及血1,25-(OH)2D3水平,避免发生维生素D中毒。此外,若血1,25-(OH)2D3水平达正常水平的100倍以上时,患者的临床、血生化、骨X线等表现仍无变化,即可认定治疗无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