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至少两种不同基因突变引起的着色斑病-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综合征。由J.A.卡尼(J Aidan Carney)于1985年首次完整而详尽地描述。包括黏液瘤、皮肤黏膜斑点状色素沉着和内分泌功能亢进3项主要表现,特别是心脏黏液瘤和色素沉着。本病多见于30~40岁的女性。
病因
一般认为,CNC是一种常染色隐性遗传疾病,可能与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α调节亚基(PPKAR1A)突变或线粒体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突变相关。
临床表现
CNC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个体差异明显,下表总结了CNC的主要临床特点。
主要特征 | 具体介绍 |
皮肤色素沉着 | 为特征性的蓝痣,可出现在唇、结膜、内外眦、阴道及阴茎黏膜等,以面部最常见 |
黏液瘤 | 可见于皮肤、黏膜、心脏和乳房等,以眼睑和心脏多见 |
同时或异时发生多个内分泌腺与非内分泌腺肿瘤 | 包括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PNAD)、垂体生长激素瘤、泌乳素瘤、睾丸肿瘤、甲状腺腺瘤、卵巢囊肿。其他少见的有神经鞘膜瘤、乳腺导管腺瘤、骨软骨黏液瘤等 |
诊断与鉴别诊断
2001年,C.A.斯特拉塔基斯(C.A.Stratakis)等制定出卡尼综合征的主要和次要诊断标准,患者如果具有主要标准的任意2项或具有其中1项主要标准和1项次要标准(一级亲属患病或PRKAR1A基因失活性突变)即可临床诊断卡尼综合征。
诊断的主要标准
①斑点状皮肤色素沉着(口唇/眼结合膜/内外眦阴道黏膜阴茎黏膜);
②黏液瘤(皮肤和黏膜);
③心脏黏液瘤;
④乳腺黏液瘤病;
⑤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primary pigmented nodular adrenocortical disease; PPNAD)或使用地塞米松后尿皮质类固醇呈阵发性阳性反应;
⑥GH瘤;
⑦大细胞钙化性Sertoli细胞瘤(large-cell calcifying Sertoli cell tumor; LCCSCT)或睾丸特征性钙化(超声);
⑧甲状腺癌或多发性低回声性结节(超声);
⑨黑色素schwann细胞瘤;
⑩蓝痣或上皮样蓝痣;
⑪乳腺导管瘤;
⑫骨-软骨黏液瘤。
补充标准
①病变累及一级亲属;
②蛋白激酶A调节亚基1α(protein kinase A regulatory subunit 1α; PRKAR1A)基因失活性突变。
提示可能为CNC的表现
①非黑色的皮肤斑点(发病部位不典型);
②多发性寻常型蓝痣;
③Café-au-lait斑或其他“胎记”;
④IGF-I升高,GTT异常或GH对TRH反应矛盾;
⑤心肌病;
⑥藏毛窦(pilonidal sinus);
⑦有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或猝死家族史;
⑧多发性皮赘或其他皮损与脂肪瘤;
⑨结肠息肉(常与肢端肥大症相关);
⑩高泌乳素血症(轻度升高伴有肢端肥大症);
⑪甲状腺良性单结节(青年人)或多结节(老年人);
⑫癌症(尤其是甲状腺/结肠/胰腺/卵巢)家族史。
该疾病需与McCune-Albright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病相鉴别。
治疗
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其治疗重点在于治疗内脏肿瘤。有心脏黏液瘤者应早期手术治疗,经膈切除左心房黏液瘤可预防复发,并定期随访;复发者可再次手术。
其他肿瘤视肿瘤部位、大小、功能、良恶性和临床表现决定治疗方案。如PPNAD首选治疗为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用泼尼松或氟氢可的松替代治疗。睾丸肿瘤若无转移,则以保守治疗为宜。垂体瘤可手术治疗。
随访
CNC患者和PRKAR1A基因突变携带者应定期随访。推荐至少1年随访1次,有心脏黏液瘤史者至少6个月随访1次。随访的内容应包括心脏超声、体格检查、血糖、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泌乳素等,必要时辅以相关影像学检查,如肾上腺CT、甲状腺超声、睾丸或卵巢超声、垂体MRI、脊柱MR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