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行为异常损害体力和(或)精神健康。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暴食症、异食癖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可能是心理发育、社会文化和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精神、心理障碍,这类疾病属于精神性疾病范畴。
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精神、心理异常,表现为易激惹、失眠、抑郁等。进食行为异常因不同病症而异。
神经性厌食详见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症表现为难以克制的发作性暴食,在短时间内吃进大量食物。与此同时,患者常用自我诱吐、滥用泻药、间断禁食或过度运动等方式,试图抵消摄入过量食物的“发胖”作用。暴食症指难以克制的发作性暴食。其特点为不管是否饥饿或已有饱感均会暴食,进食速度很快,因羞愧常独自暴食,多伴有超重或肥胖。异食癖指持续或反复咬食非食物性物质,如泥土、污物、石头、 纸片等,常伴其他形式精神异常。
诊断
此征可继发于抑郁症或合并抑郁症而导致诊断困难。应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病等所致的食欲改变,并与继发于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拒食或暴食鉴别。
治疗
消除引起进食行为异常的习惯和观念,纠正精神和行为障碍,建立正常进食行为。心理治疗可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防治进食障碍导致的并发症。若伴有显著的抑郁或精神障碍,应给予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