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结肠的血流减少以至不能维持细胞代谢功能。肠缺血症中最常见的类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结直肠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下动脉和髂内动脉,各动脉在肠壁附近相互吻合形成侧支,结肠脾曲、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吻合支较少,血液供应相对薄弱,是结肠缺血的好发部位。
结肠缺血可分为非血管阻塞型和血管阻塞型(血栓形成和栓塞),前者远比后者常见,主要原因是一过性低血压(各种休克、不合理使用降压药等)。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血液高凝状态、充血性心衰、高脂血症、糖尿病、血管炎、腹主动脉瘤、冠状动脉搭桥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和应用某些药物(如可诱发便秘的药物、免疫调节剂和化疗药物等)等。结肠缺血发生后,肠壁黏膜出现水肿、糜烂、溃疡和出血,合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结肠坏疽。肠壁全层发生缺血坏死修复后可引起肠腔狭窄。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腹痛部位多与结肠缺血病变部位一致,为突发剧烈腹痛,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继而出现腹泻,粪便带少量血,严重者可出现暗红色或鲜血便,常伴有恶心、呕吐和腹胀。病程早期或非坏疽型者肠鸣音活跃,可有腹部压痛,直肠指检常可见指套染血。
此病多为自限性,症状在数天内好转。但部分结肠缺血严重者可有持续腹痛、显著便血和发热,甚至可出现腹膜炎、休克和危及生命。
结肠镜检查是最有效的诊断方法。缺血区域黏膜苍白、水肿(早期),可见蓝色黏膜下出血结节,伴黏膜糜烂和溃疡,缺血肠段黏膜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结肠缺血的诊断。病理检查显示,血管内栓子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是此症特征性病理改变。
诊断
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的中老年者,突发腹痛和便血,应考虑此病可能。结合特征性结肠镜下表现,基本可确诊。
治疗
纠正或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措施包括:
①对症、支持治疗。禁食、吸氧和扩充血容量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②应用抗生素。预防肠道细菌移位、感染。
③抗血栓治疗。适用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者。
④手术治疗。适用于有结肠梗死或坏死者(体检有腹膜炎征象,影像学检查示气腹或肝门静脉气体,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坏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