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溶血性贫血

继发于某些全身性疾病、药物、病原体感染或化学物理因素的一类溶血性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血液疾病。此类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疗效均与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有关。继发性溶血性贫血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超过50%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继发于以下疾病,如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风湿类疾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性疾病、非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及免疫缺陷性疾病等。某些药物可通过免疫机制损伤破坏红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甲基多巴、奎宁、青霉素等,按药物免疫作用机制可分为自身抗体型、免疫复合物型、半抗原型和非免疫蛋白吸附型。

化学、物理因素及生物毒素所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及生物毒素在达到一定程度或剂量足够大时可大量损伤红细胞而出现溶血。如铅、铜中毒、高温、烧伤、蛇毒等。

感染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直接作用于红细胞,或由于病原体所分泌的毒素及其产物间接作用于红细胞而导致的溶血。如疟疾、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败血症、病毒性肝炎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