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超过0.4×109个/升的病理现象。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0.4~1.5)×109个/升为轻度增多,在(1.5~5.0)×109个/升为中度增多,超过5.0×109个/升为重度增多。

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以分为继发性、特发性及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主要继发于感染、过敏性疾病、药物反应、皮肤病、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其中以寄生虫感染及变态反应性疾病为最多见。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指经组织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学检查发现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的证据。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一类除继发性和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外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主要包括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ES)和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IHE)。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浸润器官及引起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嗜酸性粒细胞在骨髓中生成。T细胞的细胞因子如白介素-3(IL-3)、白介素-5(IL-5)和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化、成熟与活化中起重要作用。在寄生虫和过敏性物质等抗原刺激下,特殊类型的T细胞受到活化,释放上述细胞因子,使嗜酸性粒细胞生成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成熟后被释放入血液,很快又转移到组织中,尤其是与外界相接触的组织,如皮肤、胃肠道和上呼吸道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表面有黏附分子受体、免疫球蛋白受体及补体受体。在受体的帮助下,嗜酸性粒细胞通过黏附分子、特异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与虫体密切接触,然后将胞浆颗粒内的物质释放到虫体表面,杀灭蠕虫。在过敏反应时,肥大细胞等释放出过敏性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A)、白三烯B4(LTB4)、组胺、慢反应物质、溶血磷脂、肝素等物质,引起过敏反应,同时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引起血液和反应部位的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除了上述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外,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出来的某些物质还有损伤正常组织的不利一面。

临床表现

由于病因不同,患者临床表现也不相同,一般表现为发热、关节痛、支气管哮喘、咳嗽、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疱疹样皮炎、腹痛、腹泻等。

诊断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关键是明确病因诊断。皮内试验、血清对流免疫电泳、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检查对诊断各种蠕虫病有帮助。若有皮下结节或包块,可考虑做活组织检查,以确诊旋毛虫病等。怀疑为过敏反应或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应仔细询问过敏史,用药史,有无发热、关节痛、皮疹、咳嗽、哮喘等症状,痰液的多少和性状,大便情况等。必要时进行肺部X射线检查,了解肺部有无浸润性病变。相应的免疫学检查可帮助诊断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霍奇金病和某些淋巴瘤)及许多实体肿瘤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某些肿瘤,当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提示肿瘤转移、坏死或病情进展。若嗜酸性粒细胞高于1.5×109个/升并持续6个月以上,同时伴有多种脏器浸润的症状和体征,又无明显的病因,应考虑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患者常有乏力、消瘦、恶心、咳嗽、腹痛、腹泻、发热伴盗汗、神经精神症状等,可出现皮疹、水肿、肝脾肿大、心脏杂音等体征,预后较差,心脏病变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基因断裂点有4个:位于4q12的PDGFRα,位于5q31-33的PDGFRβ,位于8p11-12的FGFR1及位于9p24的雅努斯激酶(JAK)2。

治疗

应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如采用驱虫,治疗蠕虫病。对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可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伊马替尼治疗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