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细胞侵犯脑膜、脑实质及脊髓的总称。简称CNSL。各种类型的急性和慢性白血病均可发生,是各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AL)的常见并发症,可发生于AL病程中的任何阶段,以急性淋巴细胞发生率最高。
病理
脑膜白血病早期表现为蛛网膜下腔轻中度浸润,晚期破坏蛛网膜小梁、浸润软脑膜-神经胶质膜及脑实质。脑实质浸润表现为血管周围间隙浸润、弥漫性浸润,或在脑实质内形成结节。脊髓浸润以髓外浸润神经根多见,脊髓内浸润较少,呈血管周围性或弥漫性浸润。
发病机制
发生的病理机制为:
①血源转移,通过蛛网膜下毛细血管、脉络膜毛细血管进入中枢,经脑内毛细血管转移到脑实质。
②直接播散,白血病细胞通过硬脑膜的血管或神经桥迁移到脑膜内。
③其他机制,白血病细胞沿神经根生长,通过神经孔进入蛛网膜下腔。
诊断
中国沿用1978年中国白血病防治研究协作工作会议的诊断标准,具体为:
临床表现
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脑脊髓液(CSF)改变
CSF改变包括:
①CSF压力增高>200mmH2O或滴速>60滴/分钟。
②CSF白细胞计数>10个/微升。
③涂片见到白血病细胞。
④蛋白>450毫克/升或潘氏试验阳性。
其他
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或CSF的相似改变。
诊断时应排除人为损伤因素造成白细胞增高。满足上述条件中的条件①加条件③,且经抗CNSL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可诊断为CNSL;条件②中的CSF压力、白细胞数及蛋白任何一项异常加条件③为可疑CNSL,任意两项异常加条件③可诊断CNSL;CSF找到幼稚细胞诊断价值最大,如能排除其他疾病所致,即可诊断为CNSL。
1985年,有的国家制定CNSL的诊断标准为CSF中白细胞数>5个/微升且见原始细胞。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CSF细胞免疫表型较涂片形态学检查更为敏感,是否有望成为重要诊断手段,尚无定论。影像学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辅助判断价值。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症状轻重不一,可从无症状到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主要取决于浸润的范围及受累部位。脑膜白血病以颅内高压综合征所致头痛、恶心、呕吐、抽搐、颈项强直与视神经盘水肿等,可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脑实质浸润形成颅内占位者,可出现相应功能区功能障碍或缺失;浸润颅神经者可发生复视、听力下降、失眠、面瘫等;侵犯脊髓可有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背痛、尿潴留、排便障碍甚至截瘫。
治疗
CNSL一旦发生,治疗效果差,是导致AL预后差的重要因素,且因中枢是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是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CNSL的治疗重在预防,对所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具有高危因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防CNSL是常规治疗。
AL发生CNSL的高危因素包括:
①初诊时WBC计数>100×109个/升。
②肝、脾肿大及纵隔肿块。
③AML中的M4和M5。
④各种类型ALL,尤其Ph染色体阳性ALL、T细胞型及成熟B细胞ALL。
对于任何阶段确诊的CNSL,更应积极治疗直至症状、体征消失及CSF恢复正常。
治疗的方法包括鞘内化疗、使用能通过血-脑屏障的为基础的药物全身化疗及放射治疗。
鞘内化疗
采用氨甲蝶呤(MTX)、阿糖胞苷(Ara-C)和地塞米松(DXM)的三联鞘内注射。对于AML,首次获完全缓解(CR)后常规行腰穿脑脊液检查,结果阴性但有高危因素者,AML建议每疗程后鞘注1次,共4~6次。对ALL,建议诱导治疗开始即予腰穿检查及鞘内注药,并持续至维持治疗结束。
透过血-脑屏障药物为基础的全身化疗
为预防及治疗CNSL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是中、大剂量MTX和Ara-C,单药或者两者联合应用。根据危险度分层及是否确诊为CNSL,选择合适剂量、方案及疗程。其他能透过血-脑屏障的静脉用药还有替尼泊苷(VM26)、去甲基柔红霉素(IDA)。口服可进入血-脑屏障药物有环己亚硝脲(CCNU)及替莫唑胺,必要时也可选用。
放射治疗
虽全中枢放疗科能有效预防CNSL,但因其毒副作用,不推荐用于常规预防治疗。一般用于鞘注及大剂量化疗无效的难治性CNSL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