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物、血液、细菌、口腔食物微粒等异物经声门进入气道,不伴有任何外部急性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等表现)的现象。可能与中枢性或周围性咽喉部肌肉运动失调或肌肉衰弱、咽喉部敏感性下降、咳嗽反射减弱等有关。
1937年,J.B.安伯森第一次对隐性误吸进行描述。1951年G.A.卡尔弗等通过亚甲蓝染色法发现手术后的患者虽然没有明显呛咳,但声门下出现了亚甲蓝染色的异物。1983年P.林登和A.A.西本斯首次使用“隐性误吸”的概念描述电视透视镜下可见的喉部异物吸入但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情况。常用的判断隐性误吸的方法包括纤维光学内窥镜吞咽评估检查(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FEES)和电视透视镜吞咽评估(video fluoroscopy study of swallowing,VFSS)。
隐性误吸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脑血管病史、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心梗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等。对于既往有脑血管病史的老年人,应加强气道管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当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气促、乏力、厌食及神志改变,即使无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也应及时就医,住院患者应常规行胸部X线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治。
对于隐性误吸高危患者,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措施和非药物措施。药物措施包括使用氯己定进行口腔护理,使用促进消化的药物,每日暂停镇静剂的使用;非药物措施包括制定标准化预防措施,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声门下吸引,采取半坐卧位,连续性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