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角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可原发于健康的角膜上皮,也可以是角膜上皮内上皮癌(原位癌)突破上皮基底膜侵袭深部角膜所致。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不清。可能与紫外线照射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角膜鳞状细胞呈乳头状增生,细胞极性紊乱,大小不一,常见大核细胞和怪异的核分裂象。
通常睑裂区角膜缘为好发部位,尤以颞侧常见。表现为位于角膜缘处的灰白色结节,逐渐向角膜内伸展而变为胬肉样或乳头状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基底宽、富有血管。病变初期为微小的灰白色隆起,可似疱疹或斑块,很快变为杏仁样、胬肉样或乳头状肿物,并和下面组织密切联系。肿瘤可向球结膜一侧的深部发展,或在角膜面扁平生长蔓延,肿瘤表面呈疣状或菜花状,少数向眼内蔓延,甚至侵犯眼眶组织,也可沿淋巴管向全身其他部位转移。当向角膜蔓延时,可并发角膜炎和虹膜睫状体炎,引起剧烈眼痛或头痛。继发性感染则使肿物表面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附着,散发奇臭。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但很少为转移所致。
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即可确诊。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尽早切除。病变早期未突破前弹力层时,行广泛的角膜、虹膜和结膜切除,可结合冷冻处理或透热凝固治疗,特别对癌瘤侵犯结膜或虹膜者,以减少复发。施行“非接触”的病灶切除,即在肿瘤侵犯区域边缘外1~2毫米的正常结膜及角膜处划界,然后开始剥离使肿瘤完全游离后去除,可达到根治目的。眼内组织或眼眶组织被肿瘤侵犯者,需行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除术。
该病恶性程度较低,在相当长时间内局限于上皮层,形成一个突起的大肿块,或向水平面发展,而不迅速侵犯角膜基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