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任何外界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人耳或颅内所感受到的、超过一定时程的主观声音感觉。是听觉系统功能出现障碍或失调的一种表现。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没有外界相应声源或刺激,其二是主观感觉。
耳鸣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约有17%的人曾有耳鸣,4%~5%的人曾因耳鸣就诊,耳疾患者中耳鸣比例高达85%。耳鸣高发年龄为41~70岁,65岁以上老人发生率可达28%,无性别差异。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耳鸣发生率略低于正常血压和低血压人群。急性耳鸣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有可能变为慢性耳鸣。
耳鸣常伴随各种听觉障碍出现,使人心烦意乱,严重的耳鸣可以妨碍正常的听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有甚者会影响患者的一生,并发听觉过敏和精神异常如畏声和抑郁,甚至导致自杀。
分类
耳鸣的分类相对复杂且不甚统一。
根据听径路的病变分类
①周围性耳鸣。由中耳、螺旋器、螺旋神经节及耳蜗神经干等部位的疾病引起。
②中枢性耳鸣。由蜗神经核,直至大脑听区神经径路上任何部位的病变引起。因中耳感染、耳硬化症等中耳病变引起的耳鸣,其特点为低频,常为搏动性,预后较好。因耳蜗或第8颅神经的病变引起的耳鸣,其特点为高频、强度不等、间歇性或持续性。疾病治愈,耳鸣亦可能消退。除老年性脑动脉硬化外,中枢神经器质性病变很少引起耳鸣。
根据病程分类
①急性耳鸣,少于3个月。
②亚急性耳鸣,3~12个月。
③慢性耳鸣,大于12个月。
根据症状分类
①代偿性耳鸣,耳鸣较轻,患者能够耐受,不需治疗。
②失代偿性耳鸣,耳鸣较重,患者无法忍受,需积极治疗。
病因
耳鸣的原因通常有两大类。
耳部、头颈疾患
耵聍栓塞、外耳道炎、咽鼓管阻塞、中耳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外伤、噪声性聋、老年性聋、前庭神经鞘膜瘤、脑膜炎、脑炎、卒中、疱疹病毒感染等。
全身疾患
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等。
②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③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抑郁等。
④过量使用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⑤颅脑外伤。
⑥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如脱髓鞘性疾病)、炎症(病毒感染)、颈椎病、颞颌关节性疾病或咬合不良等。
发病机制
耳蜗毛细胞的损害,或是耳蜗传入传出神经末梢的损伤及错位生长,均可产生耳鸣。耳蜗与耳蜗神经干的任何兴奋增强,若超过其本身的阈值,反映在机体上就是耳鸣。引起自发性兴奋增强的原因为:
①在超强声刺激后,听径路某部神经活动增强,且不随刺激的停止而减退,形成一较持久的兴奋灶;
②当人体听器功能障碍时,外界正常声音刺激对听径路神经自发性活动的反馈调节受到阻碍,因而产生活动亢进。
临床表现
耳鸣呈多样性,可以有咝咝声、铃声、哨声、浪涛声、汽笛声、马达轰鸣声、蟋蟀叫声、蝉鸣声、刮风声等多种声响。可单侧或双侧,也可为头鸣。可持续也可间歇性出现,音调高低不等。大多数为单一音调,通过声音比对,大多在音阈以上5~10分贝。
主观性耳鸣的性质常与病变部位、听力损失程度有关,通常与听力损失最多的音频近似。一般来说,传音性聋的耳鸣多属低音调,感觉性聋的耳鸣多属高音调。初期耳硬化症及梅尼埃病的耳鸣为低频,老年性聋及爆震性聋的耳鸣多为高频。
耳鸣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听神经瘤)。由耳部病变引起者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全身因素引起者可伴或不伴耳聋或眩晕。有些耳鸣病人伴有听力下降,严重的耳鸣经常伴发声音过敏和畏声。
心理因素在耳鸣发病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烦躁、忧虑、愤怒、激动、过分紧张、抑郁、悲伤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当身体处于疲劳、失眠时会加重耳鸣;长期耳鸣也会使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害怕或者抑郁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状态可加重耳鸣,造成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
诊断与鉴别诊断
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耳部及全身检查,找出致耳鸣的原因,特别应注意中枢性疾病。
颈动脉造影和断层放射照相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可确定血管性耳鸣及其发病部位。单侧的耳聋、耳鸣要做磁共振成像(MRI)、脑干诱发电位检查;老年人要筛查耳鸣相关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抗生素(如红霉素)、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化疗药、奎宁等。
临床上耳鸣应与幻听区别,前者常为单纯的声调感觉,后者为语言或复合声音的感觉。
治疗
基础是治疗耳和全身原发病:
①治疗引起耳鸣的原发病。
②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等。
③爆震性耳聋和外伤患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针对耳鸣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没有任何客观检查可以证实耳鸣的存在和严重性。疗效主要依靠患者的自我评价。
药物治疗
镇静剂对由于失眠而致的耳鸣有效,利多卡因静脉注入对由螺旋器损害而引起的耳鸣有效,口服卡马西平治疗主观性耳鸣有效。上述三种药物的作用是抑制亢进的神经自发性活动,但停药后易复发,且有副作用,故建议在一般疗法无效时尝试。
耳鸣习服疗法
是一种由生物反馈治疗、松弛训练、声掩蔽、配戴助听器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治疗方法。目的是使病人对耳鸣适应和习惯,从而减轻耳鸣程度,解除耳鸣对病人所造成的身心障碍。适用于长期、严重的耳鸣患者。
掩蔽治疗
一些只在安静环境下才有耳鸣的患者,可以通过听收音机等消除。对于较严重者可选用助听器、耳鸣掩蔽器和调频收音机。耳鸣掩蔽器适用于听力完全正常,或无可用听力、言语识别率差的患者,它产生的声音不仅能掩蔽耳鸣,而且比耳鸣易为病人接受。因此病人很少拒绝使用掩蔽器。对主要在晚上安静或睡眠时感到耳鸣而白天活动不觉耳鸣的病人使用调频收音机能起很好的作用。用一个带自动开关的调频收音机,调到两个电台之间。这时发出一个静电的咝咝声,让病人调节这种咝咝声的强度直至耳鸣被掩蔽。只适于不应用听力或专心工作时使用。
佩戴助听器
在改善听力的同时通过放大环境噪音抑制耳鸣,早就用于治疗伴有听力减退的耳鸣。有人报道能使2/3的耳鸣消失,使1/3的耳鸣减轻,并获良好实用听力。
电刺激疗法
通常使用一种低电压的弱电流,直接刺激听觉结构,从而抑制导致耳鸣的异常活动,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
心理咨询和调适,治疗并发的焦虑
分析耳鸣原因和病变情况,消除病人的担心;告诫病人要置身于声音充实环境中,主动接触自然界声音,争取与耳鸣共处,把耳鸣比作火车的轰鸣声、冰箱噪音等以适应和习惯这些声音,让病人尽力消除耳鸣引起的心理反应,抑制消极情绪,并树立耳鸣可以治疗的信心。必要时可予以抗抑郁治疗。
手术治疗
破坏性手术已逐渐放弃,主要针对血管袢压迫听神经导致的耳鸣。
其他
针灸、中药、食疗、按摩等手段也是治疗耳鸣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