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寄生于脊椎动物体内引起的疾病。感染性钩虫的幼虫生活在泥土中,通过皮肤接触感染;成虫寄生于小肠上段,以吸血为生,可致贫血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钩虫病流行广泛,从北纬45°至南纬30°间的广大地区,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几乎都有。美洲钩虫病分布于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十二指肠钩虫病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等地,许多地区存在两种钩虫的混合感染。
病原体
钩虫属线虫纲,圆形线虫目,钩口科。成虫体长约1厘米,乳白色或略带黄色。虫体弯曲呈钩状,头端具有口囊。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属钩口线虫属,于口囊内有两对钩齿,故又称十二指肠钩口线虫,虫体前端与尾端均向背侧弯曲,呈“c”形。美洲钩虫属板口线虫属,于口囊内有两对板齿,故又称美洲板口线虫,前端向背侧弯曲,尾端向腹侧弯曲,呈“s”形。两种钩虫卵形态相似,不易区别,均呈椭圆形。壳薄而透明,约长60微米,宽40微米,内含2~8个卵细胞,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间隙。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若遇温暖、潮湿、荫蔽、含氧充分的疏松泥土,经24小时杆状蚴即从卵内孵出,以土中细菌和有机物为食。经7~10天发育成丝状蚴,生活于围绕土粒的薄层水膜中。丝状蚴口孔封闭,不能进食,只靠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维持生活。表层土壤湿润(雨后或沾湿晨露之后)时,丝状蚴移到表面群集,前后蠕动,在适宜的环境中至少可存活15周。丝状蚴有明显的向温性,与寄主皮肤接触时,受到皮肤温度的刺激,活动能力增加,主动侵入皮肤;若进入小血管,即随血流到心、肺,穿过肺毛细血管入肺泡,移行至小支气管,为管壁的纤毛运动带到气管、咽部,又被吞咽下去,经胃到小肠并吸附在黏膜上发育为成虫,从幼虫钻入皮肤到粪便中出现虫卵约需5~7周。
临床表现
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上段,以吸血为生。虫卵侵入皮肤时可引起皮炎,虫体随血流到心、肺,并进入肺泡发育,此时可出现咳嗽、哮喘等症状。钩虫用钩齿或板齿咬附肠黏膜吸血,并分泌一种抗凝物质,使吸附部位伤口不断渗血,且钩虫有更换咬附部位的习性,使原伤口仍继续渗血。每条美洲钩虫平均每天使宿主失血约0.03毫升,十二指肠钩虫约0.15毫升,长期慢性失血可引起宿主严重贫血。钩虫病患者可有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可出现“嗜异癖”,如爱吃炕土、碎布等,尤其是泥土。
诊断
钩虫病的确诊有赖于从粪便中找到虫卵或孵出幼虫。
治疗
以甲苯达唑、丙硫咪唑和噻嘧啶、左旋咪唑等药物疗效较好。同时需加强营养,补充铁质以纠正患者的贫血。
加强粪便管理,提倡高温堆肥(粪尿混合贮存),大办沼气池,以杀死钩虫卵;治疗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以消灭传染源;加强个体防护,提倡穿鞋下地,在劳动前涂擦防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