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由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简称流脑。由呼吸道传播,冬春季多发,儿童易感。病原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而有发热、毒血症症状及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引起化脓性炎症。

临床表现

潜伏期2~3天(1~7天)。分为普通型、暴发型及慢性败血症型。

普通型
最常见,约占全部病例的90%。按发病过程分为四期:
①上呼吸道感染期。鼻咽拭子可检出脑膜炎双球菌。
②败血症期。起病急骤,恶寒、高热及乏力、肌肉痛、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等毒血症,皮肤黏膜散在瘀点、瘀斑是此病的重要特点。
③脑膜炎期。与此同时或稍后出现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及意识障碍。
④恢复期。治疗后2~5天逐渐恢复正常。婴幼儿因骨缝及囟门未闭,可无明显脑膜刺激征而表现为囟门膨出。

暴发型
少见,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如未及时抢救,常在24小时内危及生命。按临床表现不同分为三型:
①休克型。较常见,表现为脑膜炎球菌败血症引起的感染性休克,起病急骤,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及上述严重毒血症症状,皮肤大片瘀斑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少尿、无尿及意识障碍等休克表现,易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脑膜刺激征阙如,脑脊液检查正常。病死率高于普通型。
②脑膜脑炎型。表现为严重脑实质损害,除上述脑膜炎表现外,有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脑损伤、脑水肿表现,甚至可发生脑疝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更高。
③混合型。上述两种表现同时存在,病情最严重。

慢性败血症型
临床极少见。

诊断

患者有上述临床表现,及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多在冬春季发病,儿童多发。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如血小板迅速下降应疑及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脑脊液检查见颅压明显升高,外观混浊,有核细胞数千以上,多核细胞为主;蛋白明显增多,糖、氯化物明显减少。确诊则依据细菌涂片及培养检出脑膜炎双球菌。

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治疗。应尽早抗菌治疗,应选择细菌敏感、脑脊液中浓度高、副作用小及价格较低的抗生素。首选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作为备选。氯霉素有较大的副作用。对症治疗包括脱水等;暴发型除积极应用抗生素外,应积极纠正休克或治疗脑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