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

由伤寒沙门菌(又称伤寒杆菌)经消化道侵入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现代医学借用中国传统医学术语“伤寒”一词来表述,内容并不相同。本类肠道传染病遍及世界各地,以温热带卫生状况差的地区为多。全年都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夏秋季。患者及带菌者是传染源。

病原学

伤寒沙门菌为沙门菌属D组。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周鞭毛,能活动,无荚膜,无芽孢,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抵抗力强。通过污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只感染人类,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解时释放大量内毒素。

临床表现

分期
潜伏期一般7~15天(3~60天)。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约为4周,可分成四期。
①初期。起病多缓慢发热,体温呈梯形上升,一周内可达39℃以上,伴怕冷、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常有腹胀、便秘。
②极期。第2周开始。持续高热,多呈稽留热型。全身中毒症状加重,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对周围呈无欲状态,精神恍惚,重者谵妄,小儿可有惊厥。明显腹胀、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及玫瑰疹。玫瑰疹为第7~10日在胸腹部出现少量的暗红色皮疹,压之褪色,2~4天消退。
③缓解期。第3周开始。多数患者免疫功能开始增强,症状缓解,体温渐降。此时由于肠壁组织坏死、溃疡可引起肠出血,此时大便潜血阳性或为暗红色血便。亦可引起肠穿孔,出现突然剧烈的腹痛、腹胀、腹肌紧张及压痛等腹膜炎症状。
④恢复期。第4周开始。患者的免疫力进一步增强,伤寒杆菌在体内渐渐消失,肠道病变愈合,体温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一般需1个月才可完全恢复。本病可有复发及再燃,临床症状消失1~2周后,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残留在体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再次侵入血循环,使症状再现,血培养又呈阳性,此为复发,一般较初发症状轻,病程短。再燃是在病程2~3周时,已经下降的体温再度升高,血培养又出现阳性。

分型
按病情轻重可分为:
①轻型。多见于接受过预防接种或病初即用抗生素治疗者及部分儿童患者。体温在38℃左右,全身中毒症状轻,病程仅1~2周。
②重型。病情复杂、凶险,常有并发症。
③迁延型。可有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发热可持续5周以上。有慢性病如慢性血吸虫病的患者及老年人易患此型。
④逍遥型。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因突然出现肠出血或肠穿孔并发症而就诊。
⑤顿挫型。起病急,恢复快,1周左右症状即可消退。儿童常为此型。

诊断

在流行季节和地区,有接触史及典型临床表现,化验血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者,应考虑为本病。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早期作血及骨髓培养阳性率高,第3~4周粪、尿培养阳性率高。十二指肠引流取胆汁培养对发现慢性带菌者有较大意义。亦可做血清学检查,伤寒血清凝集试验即肥达氏反应,是采用伤寒杆菌的O抗原及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H抗原测定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凝集素)及其效价的方法,是诊断本病的主要参考依据。如果患者血清中O凝集素效价升高≥1︰80,则提示为沙门氏菌感染,H凝集素可用于鉴定伤寒、副伤寒各型。病后1周出现O、H凝集素,于第3~4周阳性率可达90%,其效价于第4~6周达高峰,病愈后可继续存在数月。预防接种后H凝集素效价明显上升,O凝集素效价升高则常见于伤寒急性期。因此O、H凝集素效价均增高达一定水平,才有诊断价值。未曾免疫者,其效价要达到O凝集素≥1︰80、H凝集素≥1︰160才有诊断价值。并且应作动态观察,即每周重复化验,凝集素效价递增,至恢复期上升4倍或以上者才有意义。约有10%的患者此反应始终阴性。检测Vi抗体可发现带菌者及用于流行学的调查。

治疗

患者应即时按消化道传染病进行隔离,卧床休息,予以易消化的少渣食物,以免诱发肠道并发症。对高热、烦躁等作对症处理。病原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亦可选用氯霉素、三代头孢菌素或复方磺胺甲噁唑。若有并发症应作相应处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