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腮腺组织上生长,与正常组织结构、功能有联系,无浸润和转移能力的肿瘤。腮腺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混合瘤最常见,其次为腺淋巴瘤和嗜酸性腺瘤。
混合瘤
又称多形性腺瘤。多发生在腮腺(83%),其次是颌下腺(8%),舌下腺极少见,小涎腺约占7%。
病理
肿瘤组织内含有瘤样上皮组织、黏液性组织及软骨样组织。瘤组织来源尚不清楚,曾认为肿瘤的上皮成分起源于外胚层,黏液及软骨样组织起源于中胚叶,有人认为病变的上皮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由于肿瘤上皮细胞本身的多向分化而形成多形性腺瘤。
临床表现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可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早期无任何症状,常无意中发现肿瘤才来就诊。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面部外形改变,一般不引起面瘫、张口受限等功能障碍,触诊肿块表面光滑,呈分叶状或结节状,质地中等,无压痛,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活动。有囊性变者,可扪及波动。
诊断
根据病史及检查一般可做出诊断。涎腺造影X线摄片,有助于了解肿瘤的位置及导管受压情况。B超可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有无囊性变。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瘤体较大时可见颈外动脉等腮腺内血管移位征,CT显示瘤体内有点状钙化和囊变。磁共振成像(MRI)表现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等或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
治疗
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彻底完整切除肿瘤,肿瘤位于腮腺浅叶者做肿瘤及浅叶切除,位于腮腺深叶需做肿瘤及深叶切除;肿瘤完整切除后一般极少复发,若肿瘤残留,术后复发率可高达30%~50%,少数反复复发者应疑有恶变。
腺淋巴瘤
又称乳头状淋巴瘤腺瘤。较少见,多发生于腮腺,胚胎发育期腮腺与腺内淋巴组织可以同时发育。
病理
当淋巴组织尚未形成淋巴结被膜时,腺体组织可以迷走到淋巴组织中,腺体组织被包裹在淋巴结中,这种迷走腺体组织可以发生瘤变而形成腺淋巴瘤。另有学者认为,此病属一种迟发性过敏性疾病而非真性肿瘤。
临床表现
本病常具有以下特点:
①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男女之比为6∶1。
②病程长,肿瘤生长缓慢,瘤体很少超过3厘米直径。
③多位于腮腺浅叶下极,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柔软,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④可发生在双侧腮腺,或单侧腮腺中生长多个瘤体。⑤可有感染史。
诊断
根据病史及检查可初步做出诊断,但应注意与腮腺混合瘤相鉴别,往往需切除肿瘤做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治疗
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应完整切除肿瘤,若有多发性病变,应同时切除腮腺浅叶。
嗜酸性腺瘤
很少见,多发生在腮腺。临床表现类似混合瘤,生长缓慢,一般瘤体较小,直径3~5厘米。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少见复发,极少恶变。